火炬石墨烯新材料专业孵化器被认定为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专业类)

厦门火炬石墨烯新材料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家门口”的技术服务。厦门火炬石墨烯新材料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家门口”的技术服务。
厦门火炬石墨烯孵化器。厦门火炬石墨烯孵化器。
厦门火炬石墨烯新材料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各类研发、测试需要的设备一应俱全。厦门火炬石墨烯新材料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各类研发、测试需要的设备一应俱全。

  如果把创新创业者比作种子,那么,孵化器为其提供适宜的阳光、土壤和水分。厦门火炬高新区有一批“术业有专攻”的孵化器,它们瞄准专业细分领域的中小微企业,提供完善的软硬件服务,帮助创新创业种子长成参天大树。

  近日,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2020年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名单,厦门火炬石墨烯新材料专业孵化器被认定为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专业类)。此次我省有3家孵化器获得认定,其中2家为专业类孵化器。至此,我市共有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9家,火炬高新区占4家。

  专业孵化器“专”在何处?在推动产业发展方面发挥着怎样的作用?近日,本报记者走进跻身“国家队”的厦门火炬石墨烯新材料专业孵化器(以下简称“火炬石墨烯孵化器”),“管窥”火炬高新区专业孵化器的创新实践。

  全链条孵化  提供精准滴灌式服务

  “火炬石墨烯孵化器最大的特点是,它要孵化的不是单个企业,而是要在厦门培育石墨烯新材料新兴产业,构建产业生态。” 厦门高新技术创业中心有限公司是负责运营火炬石墨烯新材料孵化器的“园丁”,公司总经理李韶军介绍,在火炬高新区的支持和引导下,火炬石墨烯新材料孵化器自创立起就立足产业生态的视角。

  聚焦以石墨烯为代表的新材料专业细分领域,根据企业全周期的成长需求,火炬石墨烯孵化器搭建了“众创-孵化-加速-产业化”的梯度孵化体系,精准滴灌,着力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孵化服务。

  完善物理载体的同时,火炬石墨烯孵化器针对石墨烯行业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特点,打造“一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一个专业孵化器+一个产业园+一个产业投资基金+一个产业研究院”的“五个一”平台,为企业提供专业化、高附加值的服务,将“软环境”化为硬支撑。

  实践证明,“五个一”平台已成为撬动火炬高新区石墨烯产业的重要支点,提升了创新能级。截至目前,火炬高新区累计引进孵化近60个石墨烯新材料项目,其中,产业化项目占福建省半数以上,从制备设备、石墨烯材料到下游应用,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石墨烯产业发展链条。同时,火炬石墨烯也成为福建省石墨烯产业“两核三区”示范龙头,并助力厦门成为国内六个石墨烯产业发展重点地区之一。

  共享创新资源  协同效应加速释放

  可将材料放大20万倍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价值超过300万元的芯片测试仪……在厦门火炬石墨烯新材料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各类研发、测试需要的设备一应俱全。截至目前,该平台拥有98台(套)尖端设备。

  “过去我们做材料检测,要先将材料运往外地,来回近一个星期。现在,我们在同一栋楼进行检测,上午送检的产品,下午就能收到检测数据。”厦门创新创业园企业泰启力飞专注于石墨烯复合材料自主研发及其产品工业化应用,公司总经理甘秋洋说,公司的成长,离不开火炬石墨烯孵化器的“加速助跑”,尤其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不仅缩短了检测周期,而且使检测成本降低约一半。

  良好的创新生态,吸引同类企业聚集,随之而来的是协同效应的逐步凸显。“专业性孵化器里,大家都是同行,有的还是上下游配套,相互之间更容易擦出‘火花’。”捌斗新材料创始人许超对火炬石墨烯新材料孵化器内浓厚的产业氛围深有感触。譬如,平台服务人员帮助企业寻找优质的石墨烯原材料供应商、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对接上下游关联企业等。

  同时,火炬石墨烯孵化器更向外延拓展,在全省率先获批建立福建省协同创新院石墨烯新材料产业分院,进一步集聚省“两核三区”及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创新性企业等高端创新资源;推动闽西南“山海合作”,与永安市永清石墨烯研究院合作项目获省科技厅专项支持;厦门火炬石墨烯新材料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也面向全国提供专业技术检测服务,并获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

  李韶军表示,火炬石墨烯孵化器将以此次获国家级认定为契机,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整合科研与产业资源,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与优质项目的吸附力,助推火炬高新区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石墨烯创新中心和产业高地,带动我省石墨烯新材料产业发展水平再上新台阶。

  引导孵化载体 向专业化升级

  近年来,火炬高新区聚焦厦门市重点产业领域,在集成电路、软件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游戏动漫等领域,已建设各级专业孵化载体30余个。火炬高新区还成立“火炬众创之家”,搭建众创空间之间以及众创空间与政府之间的沟通交流平台,通过案例分享、政策宣传、经验交流等方式,引导孵化载体向专业化方向转型升级。

  截至目前,火炬高新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总数达4家,孵化总面积超10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超1500家,已成功孵化企业超1100家;拥有国家备案众创空间21家,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1家,拥有省级众创空间33家,园区各级众创空间总数超100家。

  来源:厦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