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队伍建设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全面贯彻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紧扣人才强院战略,坚持党建引领,打好人才“引育用留”组合拳,推行具有厦大中山特色的人才引育工作模式——签约“首席科学家”和“双聘教授”,点燃医院高质量发展驱动引擎。

  聚智赋能

  聘任首席科学家、双聘教授

  2025年1月16日,厦大中山医院举行首席科学家、“双聘教授”聘任仪式,与中国科学院院士、首席科学林圣彩,厦门大学吴乔、高锦豪、任磊、张宸崧、金文兵、吴彩胜、邓贤明、尤涵、郑世进、王洪睿等10名教授签订双聘协议。他们将通过制定科研计划,开展科研培训,定期开展学术讲座和学术交流等形式,带领医院科研团队,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助力厦大中山医院打造成国内知名的“医教研”协同发展新高地。

  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圣彩,长期从事代谢稳态调控的分子机制、原理、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近期荣获2025年度“FAOBMB(亚洲及大洋洲生物化学家与分子生物学家联盟)卓越研究奖”,今年全球仅此一人获此殊荣。

  如何让“双聘教授”机制发挥最大效益?厦大中山医院为共享人才量身定制薪酬待遇、科研奖励等政策,结合共享人才的意愿,与医院共同开展科研活动,由此构建强大引才“磁场”,持续激活人才工作“一池春水”。与此同时,医院的博士生也将不定期到双聘教授的实验室“浸泡”学习、跟班学习。

  厚植沃土

  推动人才事业“加速跑”

  厚植人才培育沃土,着力打开引才之“门”、掌握育才之“道”、打造留才之“家”,推动人才事业发展“加速跑”。

  多措并举之下,厦大中山医院人才总量快速壮大,人才结构整体优化,人才引育提质增效,人才竞争优势稳步增强。据了解,2024年厦大中山医院业务骨干王少杰获得首届“国家优秀青年医师”称号,吴朝辉获评“中国好医生9月月度人物”,杨天赐被授予“白求恩式好医生”荣誉称号。

  未来可期

  新门急诊综合大楼即将投用

  2025年1月24日,厦大中山医院迎来了医院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新门急诊综合大楼试运营。试运营期间,开放1至4层,7至9层,优先保障门诊患者。春节后,新大楼将正式投入使用。

  新门急诊综合大楼项目是市委市政府重点民生工程,选址于思明区湖滨南路医院总部院区西南侧(即旧急诊楼西侧),是一栋集门急诊、医技检查、手术、住院于一体的综合大楼(地上22层、地下3层),门急诊承载量可达到日均1万人次,规划住院床位430张,地下停车位426个。大楼与院内各建筑之间设有空中、地面连廊,可实现全天候物流、人流立体连通。大楼内部区域规划合理,力求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人物原声]

  林圣彩 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

  中山医院是厦大首家附属医院,渊源颇深,今后我们将为中山医院科研工作精准“把脉”,指导做好科研骨干、人才梯队的培养工作,形成融合发展的良性互动格局,同时深化双方在科研领域的合作交流,积极探索科研成果的转化路径和模式,推动科研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吴启锋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党委书记

  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厦大中山医院以柔性引“智”,解当下发展之“渴”;以育才用才,锻造有持久竞争力的人才梯队;以人才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临床的协同机制,打好人才“引育用留”组合拳,努力探索具有厦大中山特色的人才工作路径。

  尹震宇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院士和双聘教授们从事顶尖前沿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他们的科研设备更先进、研究更深入、技术更强大,我们的医务人员在临床诊疗方面具备优势,双方深度融合后,希望能快速提升医院科研整体实力,同时聚焦医工交叉和临床转化,争取在疾病的预防、筛查、诊断、治疗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切实惠及人民群众。

  (通讯员 石青青   图片:医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