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海在城中,城在海上”。  视觉中国 图厦门“海在城中,城在海上”。  视觉中国 图

  厦门,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厦门是一座充满闽南风情、海滨风光、文化底蕴的旅游城市,因其“海在城中,城在海上”的独特空间布局而频频出圈,被誉为“初代网红城市”。

  无论旅游知名度之高、生态环境之美还是城市存在感之强,厦门的确是不折不扣的老牌网红城市,至今依旧是无数城市效仿的样板。然而,“网红”却不足以概括其全貌,“高颜值”的另一面是“高素质”,是改革、开放、包容、创新共同铸就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

  这是年轻人的奋斗之城、中年人的宜居之城、老年人的康养之城,也是本地人“还是厦门好”的家园之城,更是无数外来人员眼中能承载“诗和远方”的理想之城……

  这些丰富而多元的形象认知,构筑起一个立体而又多元的厦门,一个勇立潮头的高颜值高素质现代化国际化城市。

  1。改革之城

  厦门,一座名副其实的改革之城。

  日前,全国2024年第二季度改革热度评估报告发布,厦门市改革热度指数再次位居全国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首位。

  这不是厦门第一次夺得改革桂冠。事实上,厦门经济特区本身就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所走过历程的一个缩影”。

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陈列着邓小平1984年在厦门乘坐过的“鹭江”号游艇,是厦门改革开放的见证者之一。     厦门党史方志网 图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陈列着邓小平1984年在厦门乘坐过的“鹭江”号游艇,是厦门改革开放的见证者之一。     厦门党史方志网 图

  说起经济特区,深圳最为人所熟知。事实上,1980年同时被设为经济特区的,除了深圳,还有厦门、珠海、汕头。

  与深圳一样,40多年来,厦门从一座小城起步,创下了近千倍的经济增长奇迹,同样是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试验田”和“排头兵”,而在每一轮重要关口,厦门做出的改革探索,相比深圳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从设立经济特区到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晋级为副省级市到成为仅有的5个计划单列市之一,再到自贸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金砖创新基地、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

  厦门堪称先行政策密度最高、力度最大、措施最集中、效果最突出的系统集成地之一。

  40多年来,无数个“第一”在厦门诞生。在全国首次提出“小政府、大社会”原则,率先建立经济特区金融体系,成立全国第一家中外合资国际银行,成立全国第一家地方航空公司,率先启动“多规合一”改革,首创“三师共管”分级诊疗……这些“第一”,既体现了厦门作为“改革之城”的含金量,更凸显了经济特区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精神。

厦门国际银行成立于1985年8月31日,是中国内地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厦门国际银行成立于1985年8月31日,是中国内地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

  如今,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节点,厦门再次被赋予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两岸融合发展三大重任,率先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并入选国家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国家综合型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国家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等。

  厦门,为何一再被赋予改革重任?

  改革开放之初,厦门被设为经济特区,与其“大厦之门”的区位不谋而合。毗邻我国台湾地区,地处开放前沿,闽南文化与海洋文化交融而生,为厦门带来非同一般的先行优势。

  40多年过去,厦门经济总量从不足10亿元飙升到8000亿元之上,成为下一个万亿GDP城市的有力竞争者;外贸进出口总额从不足1亿美元跃升到9470亿元,位列中国外贸百强城市第11位;科技竞争力跻身第一梯队,先后入选全球TOP100科技集群,全球领先科研城市及都市圈排名更是跻身第38名。

  经济实力、贸易竞争力、科技创新力的拔节生长,共同助力厦门城市能级和综合竞争力的跃升,让厦门成为东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有实力也有能力挑起更大的担子。

  根据“十四五”规划,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旅游会展中心、区域创新中心、区域金融中心和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等“五中心一基地”,就是厦门新的目标。

厦门航空一架客机从厦门市清水宫寺庙上空飞过,厦门正在建设全新的国际机场。   视觉中国 图厦门航空一架客机从厦门市清水宫寺庙上空飞过,厦门正在建设全新的国际机场。   视觉中国 图

  与城市竞争力相比,厦门在改革进程中形成的“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突进深水区”的锐气、“敢啃硬骨头”的魄力,正是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必不可少的精神。

  40多年来,一次又一次的创新探索,一场又一场的攻坚克难,一批又一批的积极实践,不仅让“特区速度”成为厦门的代名词,更为全国贡献了诸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厦门正在担起的综合改革试点,不再是“单点突破”的传统模式,而是集国资国企、投融资体制、自贸试验区、营商环境等领域等改革为一体,涉及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开放创新产业生态、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健全现代化城市治理等方方面面,更需要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改革新思维。

  这是更高的目标,也是更重的责任,更是对厦门作为“改革之城”的更高期许。

  2。开放之城

  开放,厦门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厦庇五洲客,门纳万顷涛。厦门自古以来就是通商裕国的重要口岸,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和陆海枢纽,近年更成为金砖国家深化合作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30多年前发布的《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就已前瞻性提出要“扩大对外开放,抓紧实施自由港的某些政策”,明确采取渐进式、经“三步走”,把厦门建设为“自由港型的经济特区”。

  这些年,厦门一步一个脚印,不仅实现了从出口加工区、保税区、区港联动、保税港区,到自贸试验区、金砖创新基地的多区叠加、迭代升级,而且对内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战略,对外联通金砖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

厦门港和进港的集装箱货轮。  视觉中国 图厦门港和进港的集装箱货轮。  视觉中国 图

  近年来,厦门借助先行改革的体制机制优势,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上先行一步。

  厦门首创的“跨境电商+中欧班列+丝路海运”新模式,成为全国“最佳实践案例”之一;而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带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及可持续贸易的蓬勃发展。

  如今的厦门,形成了以经济特区、自贸试验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一带一路”开放合作引领区、金砖创新基地为特色的多层次开放格局,外贸进出口总额位居国内第一梯队,实际利用外资稳居全国前列。

  数据显示,2023年,厦门外贸进出口总额9470.4亿元,规模占全省比重48%,位居全国第9位;实际使用外资19.74亿美元,占全省比重45.8%,位居副省级城市前列。

  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厦门更多立足于先行一步的改革开放优势,借助港阔水深的天然良港,不断吸引外资外企,扩大开放,将自身打造成为首屈一指的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和贸易中心。

  那么如今随着全球地缘格局、国际经贸形势不断变化,以上合组织、金砖国家为代表的多边合作机制脱颖而出,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促进国际经贸交流、带动知识共享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以厦门为代表的主要国际城市,在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

  早在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厦门举行,继北京、上海、杭州之后,厦门成为又一个在国际舞台闪亮登场的中国城市。

  2020年,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二次会晤中,国家宣布在厦门启动建设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厦门由此成为金砖国家在新工业革命浪潮中深化合作的重要桥梁,更成为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创新合作的重要平台。

2023年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展在厦门举办。2023年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展在厦门举办。

  近年来,厦门与其他金砖国家的合作日益深入。截至2023年底,厦门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建设已签约77个金砖合作项目,投资额达385亿元;而去年厦门与金砖国家的进出口达1092.5亿元,比上年增长14.4%。

  在改革开放的大时空中纵横驰骋,在百舸争流中融通天下,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厦门走出了高质量发展之路。

  3。包容之城

  包容,是厦门引以为傲的城市底色。

  改革开放之初,厦门只是一座不到100万人口的海防小城。时至今日,厦门常住人口已达532.7万人,城区人口超过400万人,离特大城市只有一步之遥。

  要知道,厦门全市陆域面积仅1669平方公里,只有福州的七分之一,比以“人多地少”著称的深圳还小,却创造了不亚于许多省会城市的经济总量,无论是经济密度还是人口密度,均位居全国前列。

  厦门人口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外来人口的涌入。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厦门跨市流入人口为271.50万人,其中跨省流入139.18万人,省内市外流入132.32万人,流入人口比2010年增加86.97万人,增长47.1%。

厦门大学为厦门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视觉中国 图厦门大学为厦门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视觉中国 图

  在厦门,超过一半常住人口都来自于外地,其中又有一半来自省外,不只是周边的江西,连千里之外的贵州、河南、四川等省份,都有大量年轻人跨越山河而来,生动诠释了“孔雀东南飞”的内涵。

  这些人口中,不乏以国际化人才、高学历人才、专业技能人才为代表的各类人才。截至去年年底,厦门人才资源总量达163万人,其中国际化人才5.9万人、高层次人才近2万人。

  人随产业走,人靠环境留。厦门强大人口吸引力的背后,既有一流的城市发展水平、经济产业实力带来的支撑,也不乏密集的招商引才政策带来的“磁吸力”,更与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密不可分。

  作为闽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粤闽浙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厦漳泉都市圈的龙头城市,厦门无论是城市能级还是综合竞争力,都远超一般城市。

  对于人才,厦门向来不吝政策支持。日前,“2024厦门人才服务月”正式启动,这一活动已经持续多年,今年将举办10场精品活动以及50场全年服务活动,营造“月月都是服务月”的氛围。

  近年来,厦门先后推出大学生求职免费住宿“一张床”新举措,实现由高层次人才“一套房”,骨干人才“一间房”,再到毕业生“一张床”的保障举措,今年又重磅发布“一‘鹭’相伴·人才政策大礼包”,将新引进人才生活补贴、人才免费住宿等覆盖范围拓展至非全日制统招硕士、台港澳籍人才和外籍人才。

厦门依山傍海,是著名的宜居宜业之城,吸引了众多人才。   视觉中国 图厦门依山傍海,是著名的宜居宜业之城,吸引了众多人才。   视觉中国 图

  一线城市有北漂、沪漂、广漂、深漂,厦门也有“鹭漂”。但无论产业工人,还是大学生,抑或海归人才,都能在厦门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从“鹭漂”变身为“新厦门人”。

  近年来,厦门连续多次放宽落户限制,在岛外只要合法稳定就业、持有效居住证、拥有相关房产就能直接落户,而大学生等高学历人才只要满足一定条件,即在岛内直接落户。

  外来人口尤其是高学历人才的“用脚投票”,是城市开放包容和“磁吸力”的直接写照。

  厦门能连续3年蝉联“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称号,并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并非没有理由。

  4。创新之城

  创新,厦门竞逐未来的重要驱动力。

  日前,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厦门市有7项科研成果获奖,获奖数量创历史新高。

  这些科技成果,涵盖生物医药、5G通信、集成电路、半导体材料、海洋修复等多个领域,既有基础研究层面的原创性突破,又有面向产业和民生需求的应用技术成果,与厦门基础创新、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布局相契合。

  这一成果的取得,既与厦门对于新兴产业的超前布局不无关系,也与厦门一系列高能级创新载体的崛起密不可分。

  厦门对新兴产业的布局,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将“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作为“提高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素”,并前瞻布局新兴产业。

  受制于地理面积等因素,厦门并不适合发展传统大型工业,没有像珠三角一样选择从代工加工到制造创造的产业升级之路,也没有如同一些城市一样选择“大而全”的发展路径,而是以“高素质”为导向,重点布局技术含量高、知识密度大、价值分量足的高新产业。

工程师在厦门嘉庚实验室制作石墨烯发热膜。   新福建 图工程师在厦门嘉庚实验室制作石墨烯发热膜。   新福建 图

  经过多年培育,厦门已形成“4+4+6”现代化产业体系,既有以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文旅创意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不乏对于第三代半导体、前沿战略材料、氢能与储能、基因与生物技术等未来产业的前瞻布局。

  这些产业的含金量,从其相关链条企业在全国科技企业“金字塔”中的位置就可见一斑。

  当前,我国构建了“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科技领军企业”的梯度培育之路,厦门在每一个链条上都有无数代表企业。

  目前,厦门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4200家,占全省约29%。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5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8家,均居全省首位。

  无论是打造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还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既离不开以企业为主导的从1-100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也离不开以大装置、大平台、大平台等高能级创新载体为支撑的从0-1的创新。

  一般而言,科教文卫资源,尤其是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通常集中于省会等传统区域中心,而专注于经济发展或产业竞争的非省会经济强市往往不占优势,不得不通过拼命建大学等举措补足短板。

  幸运的是,厦门科教底蕴深厚,坐拥以厦门大学为代表的一批老牌名校,并引来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稀土材料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等大型科研院所落户,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打下基础。

  近年来,以国家区域科创中心为目标,厦门高质量谋划了厦门科学城,并将之作为“苏颂工程”的重要载体,着力打造关键核心技术的“策源地”、先进成果转化的“加速器”以及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培育地。

  苏颂是从厦门走出的北宋著名政治家、科学家,被后世称为引领宋代“黑科技”的一代贤相,取名为“苏颂工程”,寄托的是厦门致力于科技创新的初心、雄心和决心。

厦门嘉庚创新实验室建筑群。 嘉庚创新实验室  图厦门嘉庚创新实验室建筑群。 嘉庚创新实验室  图

  这几年,厦门一批创新载体落成,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战略科技力量。两家省级实验室——嘉庚创新实验室、翔安创新实验室,先后获批;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落地实施,智慧储能大型科研基础设施全面启动建设,策划福建海洋创新实验室等等。

  得益于科研院所与科技企业的创新实践,厦门正在成为我国创新强度最高的城市之一。2023年,厦门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3%,高于全国、全省水平;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25.2件,位列全省第一。

  根据规划,到2026年,厦门将建设成为支撑服务国家区域重大战略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海峡科技创新中心核心枢纽。

  这一目标,越来越近了。

  5。 拼搏之城

  放眼全国,厦门是一座充满独特气质的新锐城市。

  论城市体量,厦门只是地理意义上的小城,却是经济和产业意义上的大城,以相对最小的陆地面积创下不亚于许多强省会城市的经济体量,这更考验高质量发展的成色。

厦门CBD。 视觉中国 图厦门CBD。 视觉中国 图

  论城市能级,厦门虽然不是省会,却集经济特区、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为一体,这些超级定位带来更高的城市能级,同样意味着要肩负起引领区域发展的重任。

  论区位优势,毗邻台湾地区,曾是厦门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助力之一,但随着厦门一路崛起,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了独当一面的能力,自然要在海峡两岸融合发展中发挥更多主观能动性,厦金同城化、打造闽台人才集聚平台就是体现。

  论城市气质,在生活上,厦门是一座“慢节奏”的城市,面朝大海,每一个人都能在此找到心灵的港湾。但在发展上,厦门却是一座极其“生猛”的城市,“爱拼才会赢”是这座国际大都市最根本的底色。

  既快又慢,既温润淡然又敢拼敢闯,既风姿绰约又活力无限,既充满传统韵味又能勇立潮头,开风气之先,这才是一个立体、多元而完整的厦门。

  如今,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新征程中,厦门势将创造更多新的发展奇迹,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厦门篇章”。

  设计 郁斐

  责任编辑:王鹏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