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航!启航!”22日晚,随着两个巨大风帆扬起,南安市石井镇纪念郑成功诞辰400周年系列活动盛大开启。据悉,该系列活动以“故里颂英雄·聚力共成功”为主题,25场活动将贯穿全年,旨在弘扬郑成功的爱国主义精神,促进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情景演绎启帷幕,南安石井发出“共成功”邀请函

  22日晚,随着暮色渐浓,精心布置的灯光如彩带般沿着石井郑成功山门、郑成功庙、郑成功雕像一路点亮,海峡两岸嘉宾及信众跟随着流光,欣赏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行进式情景演绎。

  石头区域的织网捕鱼对话场景结合戏曲唱腔展示石井的仙鹤传说;长廊上老者与青年跨越时空的述说,将石井的历史渊源和郑成功的英雄史迹娓娓道来;60名小朋友用清澈的童声合唱《我们在这里长大》,给予成功故里秀美山川、丰富海域的赞美之情;封神、兵甲操练的高亢与悲壮震撼人心;随着嘉宾们将“成功牌”挂在祈福台上,地面缓缓升起大小不一的帆布,犹如千帆竞发的景象,也标志着纪念郑成功诞辰400周年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本次启动仪式,我们首次创新采用行进式情景演绎这种非常规形式,邀请了海峡两岸嘉宾及信众等各界人士共同参加,取得非常好的效果”据南安市成功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文堤介绍,启动仪式当天,石井镇还举办了“最成功在石井·泉州乡村好货展”和“中国乡宴·石井成功宴”两大活动。“最成功在石井·泉州乡村好货展”共设置近百个展位,吸引了60余个海峡两岸“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乡村老字号(伴手礼)等农特产品参展,进一步打响泉州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中国乡宴·石井成功宴”充分挖掘石井成功文化与饮食文化的内在联系,首次发布的“成功故里成功宴”10道美食,每一道菜名都与郑成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唇齿相依”的紧密团结,到“披肝沥胆”的英勇无畏,从“唐山过台”的坚定决心,到收复台湾的“四海欢腾”,每一道菜都仿佛在诉说着郑成功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更是为活动上“新”添彩。

  海峡两岸同庆,7大主题25场活动贯穿全年

  郑成功是海峡两岸的共同信仰和情感纽带。据不完全统计,台湾各地修建的成功庙就有100余座。适逢郑成功诞辰400周年,作为郑成功的故乡,石井镇精心推出“序曲”“有戏”“庆典”“传承”“视师”“循迹”“融合”7大主题25场活动,从2024年5月起贯穿全年、精彩纷呈。

  “这一系列活动将展现石井镇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更彰显海峡两岸同胞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情感联系。”据石井镇政府镇长王胜蓝介绍,22日启动仪式后,六月份的奎霞乡村音乐节以及七月份的“岑兜有戏”,将围绕石井的“侨韵”“戏韵”两大文化特色进行;八月的庆典将纪念活动推向高潮,届时,两岸同胞齐聚,共赴民俗祈福踩街,共游成功故里、共话成功论坛,千人成功宴精心推送石井特色佳肴,色香味俱全细品“成功”好物。

  下半年活动主打文旅推介、融合迸发,将开展成功进古城文旅推介、海上视师实景演出、CitiWalk古镇徒步、海峡两岸年货节等活动,让四方游客切身体验“成功故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魅力,更是充分发挥石井镇对台前沿要地作用,对推动海峡两岸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千年古镇传承不息,成功故里风华正茂

  石井镇是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是朱松、朱熹“二朱过化”之地,故有“理学渊源开石井”的赞誉;这里享有多个国家级荣誉,“中国石材第一村”源于石井镇溪东村,“中国航运第一村”源于石井镇营前村,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高甲戏发祥于石井镇岑兜村,中国传统村落坐落在石井镇奎霞村。“石井镇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乡,文化底蕴深厚,地理位置优越,很荣幸这两年能有机会到石井投资,与这座城共成功”在石井的台商郑先生说道。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成功精神”在这座千年古镇传承不息,激励着代代石井人顽强拼搏、奋勇争先。而今,深受郑成功英雄气概浸染的石井,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建设指挥部在此批准设立,坐落于厦漳泉都市圈核心地带、横卧于泉厦金三角中心区域,福厦高铁、厦泉漳联盟横贯过境,“六横六纵”路网布局畅通全域,多元化的城市要素、蓬勃发展的新质生产力,以高新技术、港航物流、精品石材、文旅服务为支撑的产业布局迸发活力。石井,正以一往无前的姿态奔赴全新征程,将全力打造新质和美“成功故里、双港芯城”,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