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并呈现年轻化趋势,有数据显示,80%肿瘤生存患者经治疗后罹患不孕症,每年至少约100万育龄女性及儿童因放化疗导致生育能力丧失。越来越多患者希望在抗击疾病的同时,还能保有孕育生命的希望。
2024年3月27日,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党支部、肿瘤内科党支部深刻理解和关注到肿瘤患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面临的生育力保护这一重大问题,启动“呵护希望 保护‘生’机——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生育力保护多学科门诊”,携手福建省关癌有家恤病基金会、觅健(数字化癌症患者病程管理平台),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召开现场启动会。
本次参会的嘉宾有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郑林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主任医师陈琼华,主任医师蓝建发,肿瘤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叶峰,主任医师陈莉林,主任医师曾茹,雷雯博士,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中心负责人、主任医师颜晓红,主治医师李仪,生殖医学科实验室负责人、副研究员李友筑,乳腺外科主任医师陈双龙、陈文霖博士,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李伟等。
与会专家希望通过多学科协作(MDT)的方式,为肿瘤患者提供科学、全面、个体化的生育力保护方案,确保他们在接受有效治疗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其生育能力及性能力,实现生命质量与生存希望的双重守护。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生育力保护多学科门诊启动会现场图
多方合力,挽救更多患者生育力
会议伊始,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陈莉林作为会议主持人,介绍了与会专家,并邀请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郑林雄致开幕词。
陈莉林
郑书记对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感谢,并表示在面对肿瘤患者治疗及后续生活质量保障,尤其是生育权益保护这一重大议题时,公立医院承担着不可忽视的责任。随着我国生育政策调整与生育率下降的社会背景,疾病的、环境的影响因素交织,使得医疗机构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必须充分考量患者的家庭生活需求,尤其是其生育权益的维护。
因此,今日我们启动了肿瘤生育力保护多学科门诊项目,这是在院党委的号召下,各党支部与学科积极响应,共同探讨如何推动学科交叉合作,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的重要举措。针对肿瘤患者的具体情况,多学科诊疗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值得欣慰的是,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肿瘤内科在学科建设中名列前茅,有着强大的专业能力和高水平的治疗水准。
然而,当患者初次就诊,往往难以确定具体应挂哪个科室号,尤其在确诊后的后续治疗,如手术前、放化疗前、康复后等阶段,迫切需要多学科的紧密配合。为了确保广大患者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高质量、高水准的诊疗服务,我们亟需解决学科间存在的运营与管理问题,打破科室壁垒,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协同。
郑林雄书记
当前面临的一大挑战在于,各学科倾向于留住患者在其科室内部治疗,这不利于患者接受全面而系统的综合治疗方案。因此,我们需要倡导并实施跨学科的患者转介机制,从患者角度出发,力求让他们在有限的就诊时间内尽可能地获取不同学科专家的系统诊疗意见。以妇科肿瘤为例,罹患此类疾病的女性患者往往承受巨大心理压力,并对未来的生育权利存有深切关注。故而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如何科学合理地保护和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不仅是对个体家庭的重要支持,更是对国家和社会的长远福祉负责。
为此,我们应当积极推动多学科深度协作,优化诊疗流程,减少患者的奔波劳顿,确保他们在一站式服务中享受到全方位、多层次的医疗照护。
随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主任医师陈琼华在大会中指出,我们正式启动了肿瘤生育力保护多学科联合门诊(MDT),标志着这项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依托于本院以肿瘤学科为核心的强势特色及国家重点专科的品牌基础,我们旨在将生殖健康与肿瘤治疗的交叉领域提升至一个新的高度,力求打造一个在闽西南地区乃至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医疗服务机构。此次门诊启动的重大意义在于,它预示着我们在未来将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并致力于为更多类型的肿瘤患者提供生育力保护服务。
陈琼华
在会议的交流环节中,与会专家纷纷发言,分享了自己在女性肿瘤患者生育力保护方面的经验和见解。
肿瘤患者生育力保护:多学科交流探讨诊疗策略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中心的负责人、主任医师颜晓红分享了题为《女性肿瘤患者的生育力保存》的演讲内容。颜主任指出,近年来,我国每年新增女性癌症病例数量约为180万例,其中涉及0至44周岁的年轻女性患者约26万例,这一群体的数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随着早期癌症诊断技术与治疗手段的持续优化,癌症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得到了显著提升,部分类型的癌症甚至可以实现完全治愈。然而,诸如肿瘤化疗、放射疗法以及针对生殖器官的手术治疗等抗癌措施,不可避免地会对患者的生育能力造成长期乃至不可逆的影响。
颜晓红
为解决这一问题,现代医学提供了多样化的生育力保存策略,包括但不限于胚胎冷冻、卵母细胞冷冻、卵巢组织冻存与移植以及人造卵巢技术等。在实施相关医疗方案时,需要多学科团队协作、充分的医患沟通。这样可以确保选取最为适宜且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我们携手共进,旨在守护患者延续生命与繁衍后代的希望,捍卫其生机勃勃的生活权利。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曾茹分享了《中国年轻乳腺癌诊疗专家共识生育问题解读》的演讲内容。曾主任表示,肿瘤治疗技术的发展显著提升了乳腺癌患者的整体生存率,而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年龄呈现相对较早的趋势,并且随着社会中普遍生育年龄的推迟,许多乳腺癌患者在被确诊后仍持有强烈的生育意愿。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逐步放宽,这一群体的生育需求得到了进一步凸显。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蓝建发分享了《女性肿瘤患者卵巢生育力保护策略》的演讲内容。蓝主任指出,随着中国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并已步入负增长阶段,在确保恶性肿瘤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同时,对患者生育能力的保护与保存工作显得尤为关键。化疗作为治疗恶性肿瘤的核心手段之一,其疗效与潜在的生殖系统毒性犹如一把“双刃剑”。对于女性早期恶性肿瘤患者而言,手术通常是首选的主要治疗方式。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卵巢无性细胞瘤这一特殊情况外,其他类型的卵巢恶性肿瘤对放射疗法普遍反应不佳,因此放疗并非此类疾病的主要治疗选择。在整个诊疗过程中,生育力保护的理念应始终贯穿其中,以最大程度地维护患者的生殖健康权益。
因此,我们建议所有年轻的肿瘤患者在被确诊后、制定肿瘤治疗方案之前,应常规接受生育健康咨询,明确其个人是否具有生育计划。及早与患者本人及其配偶进行沟通,深入探讨各类治疗方案对生育能力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生育力保护措施的可行性,同时分析这些保护措施对肿瘤治疗效果的潜在关联性。
专家解答肿瘤患者生育疑虑:科学保护生育功能
对于为什么要专门开设肿瘤生育力保护多学科门诊?叶峰主任在接受厦门日报的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并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在经历手术、放疗及化疗等常规治疗手段的过程中,高达80%以上的患者可能会遭受生育能力丧失的不良后果,进而导致不孕症的发生。在中国,这一问题已严重到每年影响数以百万计的育龄女性及儿童,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重大隐患之一。
叶峰
然而,随着恶性肿瘤诊疗技术的日臻完善以及辅助生殖技术的持续突破,使得肿瘤康复者实现良好生育的可能性逐渐变为现实。当肿瘤患者成功治愈并重返社会生活时,他们在关注身体健康的同时,同样渴望能延续家族血脉,建立幸福和谐的家庭生活。
尤其对于那些已完全康复或在现代医疗条件下可实现早期完全治愈以及晚期病症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群体,我们必须给予其更全面的保护,包括恢复和保护其生育能力,从而在社会心理层面提供更为妥善的支持和管理。鉴于此,我们设立专门的门诊部门,旨在解决这一关乎患者生活质量与家庭幸福的重要问题,力求在确保疾病有效治愈的同时,也能保障患者的生育权益和社会心理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对于乳腺癌患者能否生孩子的问题,陈琼华主任在接受厦门日报的采访时表示,对于有生育意愿且符合条件的年轻乳腺癌患者来说,能充分了解自己病情的情况下,不必过分焦虑生育问题。但是为了保证安全,还是建议患者在计划怀孕前,积极寻求乳腺科和产科专家的帮助,并接受一些正规的检查去排除乳腺癌复发或转移的可能性。
乳腺癌患者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后会不会影响妊娠?颜晓红主任在接受觅健的采访时表示,关于乳腺癌治疗方式对生育能力的影响方面,手术及靶向治疗一般情况下不会对乳腺癌患者的妊娠能力造成显著影响,而辅助化疗因其强烈的卵巢毒性作用,可能导致卵巢功能受损,从而间接影响患者的生育力。
冻卵前常常为了取卵成功需要药物促排卵导致雌激素升高,对于内分泌型乳腺癌患者来说,会不会有风险?陈莉林主任同样在接受觅健的采访时表示,卵巢冷冻技术建议用于青春期前肿瘤患者,激素依赖型乳腺癌患者可以根据个体的危险因素,卵巢功能评估等采取相应的药物保护,胚胎、卵母细胞、甚至卵巢组织冷冻等生殖手段技术保护。
专业义诊活动深化患者认知,展现团队协作新高度
访谈结束后,MDT团队专家为患者提供了义诊服务,专家们耐心倾听患者的疑虑和需求,用专业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给患者实实在在的帮助。本次健康义诊活动汇聚了多学科协作(MDT)团队的精英力量,为参与者提供了现场面对面的专业咨询服务。活动中,专家们不仅与患者进行了深入的科普互动,还通过生育力保护知识问答、问题咨询等形式,让患者深刻感受到了MDT特色门诊的专业服务模式所带来的独特魅力。
义诊活动现场
此次义诊活动涵盖了妇产及生殖科、泌尿外科、肿瘤专科、乳腺外科等多个科室,充分展示了MDT团队在跨学科协作方面的优势。
通过这次活动,患者们不仅提高了对自身健康的认知,更对MDT团队协作在提升诊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总结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方法和技术被应用到生育力保护领域,为肿瘤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