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在同安留下多处文化遗迹,成为发扬朱子文化的重要阵地。图为同安区文公书院。同安区供图

  詹石窗。通讯员 夏海滨摄

  11月20日,2023年厦门(同安)第八届朱子文化节在同安区朱子书院举办。本届文化节大咖云集,国内知名的朱子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领域专家学者、嘉宾代表齐聚一堂,共同研讨朱子文化的时代精神与当代价值。

  今年的朱子文化节以“朱子化同 理学开宗”为主题,旨在强调同安是朱子理学的开宗之地,努力打造“朱子文化”这张同安历史名片,为厦门争创历史文化名城贡献同安力量。

  学者论证 史料考证结合实地考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为朱熹所作的《观书有感》。其中“半亩方塘”所指何处,是学界长期以来的疑问。

  活动现场,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詹石窗提出了新观点:同安区莲花镇军营村漆仙尾山的一处池塘,极有可能是“半亩方塘”的原初意象。

  据詹石窗考证,最早收录《观书有感》诗作乃是《晦庵朱文公文集》卷一,该书卷三十九《答许顺之》也引述了《观书有感》第一首。许顺之是朱熹在同安任主簿时的学生。这封信言及“湖南之行”,可以肯定是在朱熹离开同安多年之后所写。詹石窗认为,结合书信内容,可能是朱熹与学生回忆往昔的情况。

  詹石窗实地考察发现,同安漆仙尾山上有“半亩方塘”石刻,其下有池塘300多平方米,约为半亩空间,至今泉水汩汩流出,两侧山丘耸立,颇有一鉴照影、别开生面的感觉。詹石窗发现,此处石刻字迹与朱熹真迹颇为神似,“我初步判断,这首诗写于朱熹在同安任主簿期间。”

  此外,詹石窗还提出,闽学开宗在同安。据悉,由朱熹所奠基的理学,因诞生于福建而被称作“闽学”。他说:“朱熹在同安任主簿期间已经形成了基本的思想文化主张,他的主张通过门人以及后来的追随者不断传承与发展,逐渐形成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学派。”

  历史留痕 朱熹游遍同安山川湖海

  同安是朱子首仕之地。“出仕同安的四年多时间,是朱子政治理念的成熟期,更是他学术思想的转折期,朱子文化在同安历史底蕴中闪烁着璀璨的人文光彩。”同安区委宣传部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同安区深入挖掘朱子文化的核心理念,坚持在保护中传承、在挖掘中拓展,打造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载体,用心用情讲好朱子文化故事。

  同安区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林永富介绍,朱熹在古同安境内留下60余处文化遗迹。本届朱子文化节的举办地朱子书院,就位于朱熹当年的居住地——高士轩,如今已成为传承朱子之言、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

  厦门地方文史专家颜立水在《朱熹在同安的“纪游诗”》一文中提及,同安境内的山川湖海朱熹几乎“走透透”——与南安交界处的小盈岭有他倡建并手书的“同民安”石坊,莲花山迄今留有“灵源”“太华岩”“安乐村”等朱熹墨宝。如今,以莲花山为主体的近40平方公里林地被厦门市划为国家森林公园,朱熹的摩崖石刻成为珍贵的人文景观。

  此外,朱熹为常去游玩的大轮山梵天寺写下《游梵天寺》《梵天观雨》等诗篇,如今“大轮梵天”被列入“厦门二十名景”; 朱熹任同安主簿期间曾率同僚祭奠北辰山,写下《与诸同寮谒奠北山过白岩小憩》一诗,北辰山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记者 林健华 通讯员 余雪燕 陈曼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