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华侨故事
传承华侨精神
为纪念缅怀
徐四民先生光辉灿烂的一生
以“我是祖国的儿子”为主题的
徐四民纪念座谈会
在厦门湖里区闽台文化交流馆
隆重举行
缅怀华侨先贤
此次座谈会为福建省侨联“侨史留芳——闽籍百名侨杰风采录”系列活动之一。
全国政协参政议政特聘专家、国务院侨办原副主任赵阳,福建省侨联主席陈式海,福建省侨联一级巡视员张瑶,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山东社团总会会长、环球石材集团董事长朱新胜,福建海外杰出女性联谊会理事长廖彩珍,厦门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市侨办主任、一级巡视员何秀珍,市侨联主席陈俊泳,湖里区委书记吴新奎,集美校友总会永远名誉会长任镜波,香港镜报董事徐季英、副董事长徐小英,香港选举委员会委员、香港期刊传媒公会主席、香港镜报执行社长、香港缅华互助会会长徐新英,香江智汇主席吴历山,厦门侨资企业协会创会会长、英蓝集团董事长于志强,中新社福建分社社长徐德金,镜报顾问、厦门大学旅港校友会监事长林劲,以及省市区宣传、统战、文旅、侨联等单位和湖里街道的相关领导,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庚精神研修班的海外侨领,厦门侨资企业协会的侨商、侨企代表,徐四民先生的家属、堂亲代表共约130人参加了座谈会。
座谈会上,领导及侨界代表、嘉宾围绕弘扬徐四民爱国奉献精神及徐四民报人世家的历史往事等主题,共同抒发爱国爱乡之情,共谋家乡未来发展,并在会后共同参观了湖里区侨文化馆。
湖里区委书记吴新奎表示,徐四民先生将毕生精力献给了民族振兴、国家富强,香港繁荣稳定的伟大事业。在海内外赢得了广泛赞誉,深受家乡人民的爱戴和敬佩,是湖里和湖里人民的骄傲。我们纪念徐四民先生,就是要缅怀他光辉灿烂的一生,学习他爱国爱港的高尚品格,弘扬他利国利民的奉献精神。
厦门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市侨办主任、一级巡视员何秀珍表示,共同缅怀徐四民先生光辉灿烂的一生,铭记传承他爱国爱乡的高尚品格、为民利民的奉献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起侨界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
福建省侨联主席陈式海强调,“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纪念徐四民先生,是要缅怀他一生的丰功伟绩,牢记他为国家为民族做出的贡献,徐老先生是一位杰出的华侨领袖,他不愧为家乡的骄傲,广大海外华侨华人的骄傲。举办这个座谈会,一是缅怀他一生的丰功伟绩,更重要的是表达广大华侨华人、海外侨胞,对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心桑梓的情怀的纪念。我们要大力宣传弘扬华侨精神,开展‘侨史留芳’纪念侨杰的主题活动,传承华侨奉献精神和责任担当。”
全国政协参政议政特聘专家、国务院侨办原副主任赵阳在《弘扬徐四民先生爱国奉献精神,再创侨务工作新辉煌》的主旨发言中指出,“我深刻体会到我们这段历史中,陈嘉庚、徐四民等老先生不是个体,而是一个优秀的群体——海外侨胞。华侨的历史是一部爱国的历史、血泪的历史、奋斗的历史。今天这个座谈会对中国近代的历史是一次很好的回顾,是一堂生动的学习,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山东社团总会会长、环球石材集团董事长朱新胜在《赤子之心照汗青》的主旨发言中回顾了与徐四民的往事,他说:“他(徐四民)时刻牢记自己是祖国的儿子,时刻保持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所作所为的出发点都是爱国爱港,哪怕是受到不公待遇也毫无怨言,对祖国的赤胆忠心毫不改变。”
厦门市侨资企业协会创会会长、英蓝集团董事长于志强随后作了以《向“徐四民精神”致敬》为主旨的发言,他在发言中说道,“我们今天的时代仍需要‘徐四民’,需要‘徐四民精神’。厦门是陈嘉庚、徐四民的故乡,也是我们厦门市侨资企业协会永远会长庄炎林的故乡,华侨情怀、华侨精神,铸就了厦门城市灵魂,我们要向华侨先辈学习致敬。”
闽侨智库闽江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福建省华侨历史学会理事、高级记者刘琳在《浅析徐氏华侨报人世家的形成、发展与作用》的主旨发言中梳理了徐四民报人世家的历史,并对其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进行了精炼总结,“徐氏华侨报人世家历史,也是百余年海内外先进中国人执着探索民族救亡图存、救国救民道路并最终选择跟着中国共产党为民族复兴奋斗的历史,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一次次抗争、一次次求索,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
2023年,徐四民因突出功绩被福建省侨联列为百名闽籍侨杰之一。为纪念徐四民先生,进一步激励广大香港期刊传媒工作者“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座谈会上举行了追授徐四民“香港期刊终身成就纪念奖”仪式,由徐四民的大女儿、镜报副董事长徐小英和徐四民外孙吴耿南代表家属接牌。
徐四民小女、镜报执行社长徐新英 表示
将遵照父亲“振兴中华 ,诚实敢言”的宗旨,全力以赴办好《镜报》,以更好的成绩回报祖国,回报家乡。
立足新时代,奋进新征程
湖里区将继续坚持团结引领
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
讲好湖里华侨故事
通过丰富湖里华侨文化资源
多方展示湖里华侨精神
做到广泛凝聚侨心侨力!
关于徐四民
徐四民1914年7月3日生于缅甸爱国华侨家庭,祖籍厦门湖里区。父亲徐赞周怀抱祖国强盛之愿望,投身民主革命,是孙中山先生的坚定盟友,缅甸同盟会的重要领导者,为中华民族和海外侨胞贡献至伟。徐赞周一生为国为民、振兴中华的理想抱负,深深地影响着徐四民。在父亲的影响下,徐四民从小就孕育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浓厚民族意识和爱国思想,立下了远大的报国志向。
1937 年7 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正在厦门大学读书的徐四民被迫中断学业,回到出生地缅甸仰光,投身华侨抗日救亡斗争。1938年10月2日,徐四民参与创立“缅甸华侨抵制日货总会”并担任总干事。他积极号召抵制日货,抨击卖国汉奸腐败官员,甚至在因战乱流亡的岁月之中,他都以凛然的傲骨斗争在抗日救国第一线。2005年9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徐四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
1949年9月,新中国诞生前夜,在极端恶劣的政治环境下,徐四民以秘密身份参加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担任了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徐四民成为当时少数从海外回国参加会议的华侨代表。1956年至1957年,徐四民两次回国开会期间,周恩来总理两次安排徐四民到中南海紫光阁单独会见,倾听建议。徐四民在缅甸和祖国间数次往返,不遗余力地推动中缅情谊的发展。1964年7月,在中央领导的关怀下,徐四民举家离开缅甸,返回祖国北京定居,后被委任为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和全国侨联驻会委员。他凭借一个老华侨的经验在侨务工作中直言正谏,为国效力。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常委,徐四民提交的建议、提案不少于百件。
1976年9月,徐四民举家到香港定居。次年8月,徐四民和几位港澳知名人士创办爱国月刊《镜报》,提出“振兴中华,诚实敢言”的办报宗旨,在香港回归、香港治理和改革开放等重要议题上,起到明辨是非、匡正视听的作用。《镜报》创办不久,中英之间关于香港前途问题的谈判开始进行,徐四民积极投身过渡事务。1982年至1997年,徐四民先后担任港事顾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筹备委员会委员、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等职务。邓小平在会见撒切尔夫人之前,召集十二位香港知名人士听取解决香港问题的意见,徐四民是其中一位。
为表彰徐四民为香港平稳过渡、顺利回归所作出的重要贡献,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为其颁发最高荣誉奖章——大紫荆勋章。2002年,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高度肯定徐四民的爱国情怀,为《镜报》题词:“以弘扬正气之笔,写爱国爱港之情。”
徐四民始终挂念着家乡的发展,几次回国都要经过厦门,看看家乡的发展。在厦门,他多次受到了陈嘉庚先生的热情招待,见证了集美侨校的建立。他曾多次撰文向海外推介厦门,帮助全球华侨华商更好的了解厦门。
2007年9月9日,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侨界领袖、爱国爱港人士的杰出代表、资深的传媒人士和时事评论家、中国共产党的诤友,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常委徐四民先生于香港病逝,享年93岁。徐四民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他为国辛劳,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在追悼会上,徐四民的灵柩覆盖了中国国旗,党和国家领导人致送了花圈,为社稷失去英才表达深切哀悼,这是对徐四民一生的高度肯定和评价。徐四民先生走了,留下了“我是祖国的儿子”的真情告白。
来源:湖里区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