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1998年从学院的汽车维修专业毕业的……”一开场,冯鸿昌就亮出厦门技师学院校友身份,他在现场讲述了自己从厦门技师学院毕业之后一步步成长为大国工匠的经历。
图为:厦门技师学院第九届技能文体艺术节开幕式
这是在厦门技师学院“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推进技能厦门行动”技能大师进校园宣讲活动现场。该学院优秀校友——国家级技能大师、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主席、高级技师冯鸿昌鼓励学弟学妹们要坚定技能成才之路,为厦门特区建设添砖加瓦!
除了冯鸿昌,活动还邀请胡金城、蒋志金等技能大师入校分享,帮助学生拓宽眼界和认知,牢固树立“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观念。
此次宣讲会是厦门技师学院第九届技能文体艺术节(以下简称“技能节”)的重要内容。据了解,该学院今年的技能节在往届的基础上,加入了不少新内容和新亮点,除了讲座内容更丰富之外,文体艺术活动也更加多元,竞赛项目、参与人数为历届最多。活动发掘了一批技术尖子、能人巧匠,引领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学以致用,取得了丰硕成果。
“家校共育”合力护航学生成长
在技能节的美食嘉年华活动上,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学生家长。厦门技师学院文化基础部举办了一场特别的家长会——感恩家宴,21烹饪五(1)班的同学们亲手制作家宴,向家长们展示自己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
看孩子大秀厨艺,品尝孩子为自己做的美味菜肴,家长们的幸福之情溢于言表,他们纷纷竖起大拇指,夸奖孩子们的好手艺。
与此同时,21美发班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技能感恩”活动,家长们受邀来到厦门技师学院美发实训室里,孩子们在这里给家长们送上特别的“礼物”——感恩洗护。
图为:厦门技师学院第九届技能文体艺术节“家长开放日—技能感恩”活动
“这是孩子第一次给我洗头发,我真的太感动了……”体验了孩子们温柔细致的洗护服务和专业的卷发、吹造型、定型后,有不少家长在现场,默默地流下了欣慰的泪水。家长们纷纷表示,真切地感受到学校“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家校协同育人作用,扎实办好技工教育”的决心。
厦门技师学院电子光电工程系也邀请到近百名家长到校观摩、交流。家长们听取了竞赛获奖选手郑锦灿、邹邦、郑富友的经验分享,参观了系部实训场所,观摩了竞赛现场和竞赛成果展示区。参赛选手比赛的场景和成果展示区的优秀作品给家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让学生家长满怀期望而来,采撷收获而归。这样的“家校互动”,形成了教育合力,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到校观摩技能文体艺术节活动,是帮助家长了解学院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新形式,将家长的视角从“与班主任的双向交流”转变为“全方位的了解和参与”,将系部的教育教学实践和学院的办学理念更立体地呈现在家长面前,丰富了家校共育的内容和渠道,推动了家校良性互动,为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
多元化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素养
本届技能节上,社团集市、高雅艺术进校园、心理嘉年华等多项活动轮番上演,学生们踊跃参与其中,在欢声笑语中,不断提升综合素质素养水平,也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图为:厦门技师学院第九届技能文体艺术节比赛现场
一直以来,厦门技师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让孩子树立学习的信心,自信地从校园走出去。
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角度,厦门技师学院设计了一整套以思政教育为中心的素质素养课程体系。“在厦门技师学院,心理健康课、急救与健康课、安全教育课、职业素养课是最重要的公共必修课。凡涉及学生的制度修改都会最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只有尊重,才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厦门技师学院院长张家雄说。
以赛促教成就技能工匠
设计“工匠”立体绿植墙、制作酷炫的“械小妹”摇摆机、检修调试充电桩……在技能节上,厦门技师学院师生们充分发扬“诚精勤毅”的校训精神,用精湛的技能水平,展示技工教育的丰硕成果。
厦门技师学院不断深化“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理念,把技能节当作学生“练兵”的舞台,以此鼓励引导学生参加各项技能竞赛,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提高技能水平,技师学子们在各项比赛中大展技能风采。
图为:厦门技师学院第九届技能文体艺术节比赛现场
近年来,厦门技师学院在各类技能大赛屡获佳绩,共获得国家级奖项18个,省级奖项36个;6名学生入选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是福建省成绩最好的院校。每到毕业季,素质高、技能强的技师学子,很快就被用人单位“订走”了。
在3月份举办的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世赛项目)福建省选拔赛中,厦门技师学院多名优秀学子作为厦门市代表队的选手参赛。他们凭借扎实的功底,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参与的22个项目中斩获3金5银5铜及多枚优胜奖,学院荣获“优秀组织奖”。获得大赛第一名的邹涵斌、邹邦、孙瑞福三位同学,还将代表福建省参加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与全国优秀青年选手同台竞技。
学生在竞赛舞台上大放异彩,离不开老师的悉心指导。他们带动了一批又一批技师学子勇于向技能竞赛的更高峰攀登,也促进了教学内容与竞赛标准的有机融合。
打铁还需自身硬。目前,学院教职工380余人,专任教师副高以上职称占32%。为了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老师们也积极参加比赛。该学院电子光电工程系集成电路制造一体化教师林颜章就是其中一位,他是202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认真钻研集成电路知识,参加各类技能竞赛,提升自身技能,在“2022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全国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集成电路EDA开发应用赛项,荣获职工组一等奖第一名。值得一提的是,他指导学生技能训练,提出创造性教学方案并进行推广,为职业教育注入鲜活能量。
图为:厦门技师学院第九届技能文体艺术节比赛现场
师生出色成绩的背后,是学校提供的强有力保障。目前,厦门技师学院建有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3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5个和厦门金砖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厦门市制造业实训基地),实训场所面积超4万平米,各类实训室142间,实训设备总额达到3.06亿元;学院先后被授予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福建省文明校园、福建省技工学校师资培训基地等荣誉称号……厦门技师学院已成为厦门市乃至福建省“大国工匠”培育的一张闪亮名片。
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校企合作是技工院校办学的基本形态,本届技能节自然少不了企业的参与。
活动上进行了“企业合作授牌”,厦门朗豪酒店、厦门康莱德酒店、厦门瑞颐酒店与厦门技师学院文化基础部烹饪专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校企双方将共同推动技能人才的培养。
除了多场企业入校宣讲,4S店也被“搬进”了校园。厦门技师学院车辆工程系“汽车营销实战”赛项联合多家车企、经销商共同举办,引进8个品牌的主力车型,营造了真实的车展现场。比赛现场,由参赛选手面向全校师生开展客户邀约、静态展示、试驾预约和新车预定等竞赛环节,并邀请企业专家进行评分,检验选手的营销技巧和职业素养,是一次走上岗位前的试炼。校企联合举办的实战赛,由企业人员全程跟踪检验学生学习成果,不仅能够让学生对未来岗位有清晰的认知,并且能够通过企业反馈促进汽车营销专业课程改革。
“厦门技师学院深刻知道,职业教育离不开企业,离不开校企合作,离不开校企融合,必须打开门,由学校和企业甚至直接由企业承担职业教育的任务,要充分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特殊的、不可或缺的作用,这是职业教育的特点。”张家雄介绍说,目前,厦门技师学院已与200多家单位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有力地推动了学院的专业建设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出口”畅带来“入口”旺
在不久前,厦门技师学院举办了2023年校园招聘会,182家优质企业进校“抢人”,它们当中,不乏专精特新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此次共提供了5420个实习岗位,可谓诚意满满。当天,来自我院7个系部34个专业,近1300名学生参加,岗位总体供需比超过1:4,学生们备受企业青睐。正如信息技术与文化创意系学生李可所言,投递简历的过程中,发现企业对电商营销类、技术类、管理类学生的需求量非常多,在校期间不仅掌握了运营管理等技能,还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很有信心去应聘优质企业。
百亿级重点项目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来到学院招聘,公司校企合作负责人郝东旭表示,厦门技师学院的学生素质高,专业基础扎实,学生所学的专业与企业需求对口,未来公司还将与学院携手,在学生实习实训、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共同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事实上,厦门技师学院毕业生以其专业基本功扎实,学习能力强、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等优点,备受用人单位赞誉,历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保持在98%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招聘会上,学院还发布了2023年秋季招生计划,2023年计划招生3490人,与去年相比,扩招近1000个学位;新增集成电路技术应用、智能焊接与检测(焊接加工)、美容美发与造型(美容)等三个专业。
在厦门技师学院副院长阮义聪看来,此次学院扩招,是为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和省、市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同时,学院的教学硬件设施齐全,学生住宿条件也更有保障。“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我们的学生就业更有优势。”阮义聪说,厦门技师学院依托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优化课程设置,不断完善素质素养课程体系,创建优质技工院校。同时,校企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师生在全国技能比赛上屡获佳绩,也进一步推动了招生就业工作,2022年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9.4%。
技能成才,技能兴邦。作为技能人才培养主阵地,建校60多年来,厦门技师学院已向社会输送了10万余名技能人才,从这里走出了第十二届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冯鸿昌,第十三届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陈国信,福建省维修电工技能大师郑龙枝、陈李清等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实现“建成全国一流技能人才成长摇篮”目标贡献厦门技师力量。
现今,在国家政策的积极支持下,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必将不可限量。厦门技师学院院长张家雄说,学院将乘着新发展的春风,持续秉承“诚精勤毅”的校训,担当“技能成才、技能兴邦”的使命,以匠心育匠才,为国家培养出更多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不断书写培育大国工匠的绚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