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厦门老字号协会组织与马来西亚马六甲州原副州长、马来西亚马六甲州对华特使、马来西亚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马六甲世遗鸡场街管委会主席、拿督威拉颜天禄先生座谈,讨论大中华区域老字号品牌发展合作事宜,厦门市餐饮协会应邀派员参加。

  座谈会嘉宾合影

  座谈会伊始,厦门老字号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杨毅赠予颜拿督“马到成功”题字。

  颜拿督参观考察了惠和书院、惠和古昕厝、湖里区家规家训馆、惠和石雕博物馆,对惠和于古建修缮、园林景观、文化旅游、非遗活态化传承等方面表示了高度认可。

  颜拿督在惠和石文化园园长张小珍陪同下,参观博物馆,聆听国家级惠和影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李雅华“石上绣花”的传奇故事。

  石文化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颜拿督指着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图中马六甲的位置,动情诉说郑和七下西洋,五次驻节马六甲的历史故事,肯定了闽南石雕在中马文化交流中的深远影响。

  手执钢针,颜拿督亲身体验国家级非遗影雕技艺,对于惠安女“滴水穿石”及闽南人“爱拼才会赢”的精神表示肯定。

  座谈会由闽南文化研究会原会长、送王船世界非遗推动人陈耕表示,今年是中国与马来西亚联合报送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 (简称 “送王船”)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第三年。除了“送王船”,中马两国人民还有很多共同的文化遗产,我们如何“借船出海”,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需要大家群策群力引领产业发展,贡献民族品牌智慧与力量!

  厦门老字号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毅表示,马来西亚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很多厦门老字号都铭刻着福建人、闽南人下南洋的印迹,厦门老字号协会愿意共享资源,希望通过与马来西亚的合作交流,深挖商机、互结商缘,努力实现两方于社会、教育、文化等全方位、立体化的交流合作。

  厦门老字号协会副会长单位欧芭(名姿)集团董事长蔡艺卓表示,目前欧芭正在筹建中国历史美发博物馆,馆内产品丰富,有希望申请美发非遗博物馆。集团筹办的世界美发大会已经与马来合作,下个月将陪同市领导前往东南亚考察。去年成功举办了世界元宇宙美发大会,今年也将在11月6日~7日将继续举办。

  颜拿督与厦门市老字号协会、餐饮行业协会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座谈,双方互相介绍了各自的详细情况并就以后的常态化深入交流合作达成一致。颜拿督特别提到,今年是马中建交49周年,此次来访,旨在探讨中马文化共融元素,深化友好合作,共同促进两国的文化交流,助力文化产业的发展,架设起两国、两地民间友好交往、合作共赢、深化友谊的桥梁。

  厦门老字号协会为厦门老字号企业与各界的沟通、交流、协作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保护老字号企业知识产权;建立和完善老字号产业自律机制;开展厦门老字号企业工作咨询和会员培训;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引导厦门老字号企业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加快发展;收集整理老字号企业信 息资料,编辑出版内部刊物,建立网站,组织开展国际、国内、海峡两岸品牌经济文化交流和合作;承办政府有关部门委托的其他工作和会员委托其他的有关事项。做好港澳台侨关系和平发展的推动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共同承担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以中华传统同根文化为基石,搭建更好的交流平台,促进港澳台侨交往的持续扩大和深化,增进华人华侨同胞之间的沟通交流越来越广泛深入。

  六百多年前,郑和七次下西洋,有五次到马六甲,给当地留下三大文化遗产:郑和精神、峇峇娘惹和送王船民俗。过去几百年来华人在马来西亚落地生根,定居生活,当地华人不忘传承中华文化,注重华文教育。马来西亚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国家,也是最早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沿线国家,中国与马来西亚共建“一带一路”大有可为。马六甲是旅游城市,未来希望能与厦门建立常态化、持续性的交流合作机制,为两地提供交流平台与机会。响应“一带一路”的倡议,文化先行,共同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中马文化交流蓬勃发展,让中马友谊之花更加和谐,相信本次座谈将为两地文化交流写下历史篇章。

  马来西亚当地报纸对督威拉颜天禄先生在厦门的活动的报道

  来源:厦门老字号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