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通报2022年第二季度大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情况,厦门市垃圾分类工作蝉联全国大城市第1名、第1档,湖里区两家公共机构入选“国家队”。

  厦门市垃圾分类工作已经连续18个季度名列全国前茅,湖里区两家公共机构入选“国家队”

  为通过典型示范提升本地区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整体水平,带动地级城市公共机构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国家率先遴选出一批见成效、可示范、有特色的公共机构,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

  近日,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确定全国各地146个单位(办公区)为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工作重点单位。

  湖里区厦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名列其中。

  学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厦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

  垃圾分类教育落到实处

  树立垃圾分类观念

  倡导绿色环保生活方式

  厦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

  成立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

  通过切实有效的“学校宣传、知识教育”

  和“校外实践、体验教育”

  扎实推进学校垃圾分类工作

  学生在玩垃圾分类飞行棋游戏

  2018年至今,厦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先后获得“首批厦门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校园”“厦门市绿海鸥行动校园”等荣誉称号,并多次承接福建省生活垃圾分类现场会、龙岩市垃圾分类学习考察调研组活动等参观活动。

  学校不断创设平台,把垃圾分类意识,落实到更多实践活动中去,课内课外都让垃圾分类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课内,学校积极开展垃圾分类教学设计和与学科融合渗透的研讨,通过国旗下微讲堂、班队会课等德育课程,将“垃圾分类”引入课堂。

  课外,科技节做起垃圾分类小调查,艺术节开展“变废为宝”小制作,读书节撰写垃圾分类小征文,主题夏令营等也将垃圾分类知识的学习、调查、宣传、实践等融于活动之中……

  从学校辐射到家庭

  从家庭辐射到社会

  学校组织“小手拉大手”亲子活动,通过“假日小队”等形式,带领家长和孩子们走进社区,走进垃圾分类处理中心、垃圾分类科普中心等,进一步认识垃圾分类。

  同时,学校和社区联合开展家庭生活垃圾分类盖章打卡活动,只要将生活垃圾准确投放到小区投放点,就可以收获一枚督导员盖章,年段根据盖章情况评选“垃圾分类小达人”和校园之星的“环保之星”。

  此外,老师还联合家长设计垃圾分类指导课,孩子们在爸爸妈妈表演的故事中,学会垃圾分类常识,掌握垃圾分类方法,理解垃圾分类对于一个城市、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

  分层分区垃圾分类

  门诊大楼内,各处公共区域均设有两色垃圾桶和废弃口罩垃圾桶,用于分类投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及废弃口罩等,并由专人负责督促检查投放情况。

  在住院部病区,各楼层均设置了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暂存间,将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厨余垃圾三色桶分别摆放,同时张贴醒目的分类标识进行提醒。

  在医院食堂、大楼外围及医院出入口等重要部位,则设置四色垃圾桶、废弃口罩垃圾桶,同时设立园林绿化垃圾暂存处,严格要求物业、食堂和绿化公司依照垃圾分类规范,准确投放到指定的垃圾分类回收处。

  针对医疗废弃物,医院则严格落实医疗垃圾闭环管理和专业处理,制定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等分类收集清单,采用电子化医疗废物管理系统,从医疗垃圾源头收集、回收、转运到销毁全流程闭环管理,严禁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放、混收。

  此外,医院积极推进绿色办公,推进医疗流程数字化管理,践行垃圾源头减量工作。利用院内OA系统、移动App等传输软件进行工作交流、批阅文件,同时实行无纸化诊疗,诊疗过程实现电子认证,病案归档无纸化管理。

  据悉,复旦中山厦门医院成立了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工作领导小组,并结合医院实际,制定实施《复旦中山厦门医院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医疗废物和未被污染输液瓶(袋)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等工作方案,立足医院特色,分层分区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细化举措,落实绿色低碳理念,致力于建成垃圾分类的实践窗口、公益宣导基地、绿色健康中心。

  下一步,湖里区将以示范工作重点单位为载体,带动更多公共机构、社会单位、社区家庭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循环利用,健全机制,提高居民参与性,不断改善辖区生态环境质量,让城市更干净,更绿色,更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