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馆大门口
▲烈士英名录
▲馆内一角
由三个旧粮仓改造成的文化馆
台海网10月1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王龙祥 文/图)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17日上午,在嘹亮的歌声中,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红色文化馆(以下简称“红色文化馆”)正式开馆。
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角美镇党委、政府在厦鼓战役英雄家乡——南门村规划建设“角美红色文化馆”,展示以张水锦为代表的角美广大渔民踊跃支前、摇船参战的红色故事,不断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从历史中汲取前进的力量,时刻牢记党的宗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加快建设“富美台商区、幸福新角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
红色文化馆是由南门村的三个旧粮仓改造而成,总建筑面积约为2600平方米。全馆设置有序厅、烽火连角美、英雄南门人、胜利的赞歌、尾厅共五个展厅,此外还配套建设了纪念战士精魂主题广场、居民休闲娱乐区、渔村文化主题小公园三个片区。文化馆广场的右侧,树立着“烈士英名录”,上面刻满了烈士的姓名。
文化馆以厦鼓战役为主线,以南台船管大队支前事迹为脉络,以实物和图片为载体,旨在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打造成台商区新的红色文化展示平台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力争建成漳州市标杆性红色之旅示范点。
革命故事 他们摇船参战27人壮烈牺牲
厦鼓战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进行大规模的渡海作战,也是叶飞将军指挥解放福建的三大战役之一。厦鼓战役的胜利,对漳州、厦门乃至福建省来说,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船只准备,是渡海作战中一个极端重要的问题,是赢得海水作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1949年10月15日,成立仅22天的角美南台船管大队共组织106艘船只、180多名船工,奉命参与运送中国人民解放军31军91师271团渡海作战,攻打鼓浪屿,解放厦门岛。以张水锦为代表的角美广大渔民踊跃支前、冒着枪林弹雨,摇船参战,血洒鹭江,书写了一页可歌可泣的英雄诗篇。
在这场战役中,角美渔民船工共有27人壮烈牺牲,被授予“渡海第一船”、“登陆先锋”、“坚毅英雄”等多面奖旗,记特等功1人,一等功30人,二等功21人,三等功63人。
在闽中、闽南游击队和沿海渔民的领航下,十兵团主力扬帆挥桨,分别从北、西、东北三面直插厦门岛。当年10月17日上午11时,厦门全岛宣告解放。漳厦战役的胜利,彻底宣告国民党在福建统治的覆灭,为福建全境的解放铺平了道路。
缅怀先烈 他们的英雄事迹值得被我们铭记
刘惜芬,厦门市人,原鼓浪屿博爱医院女护士,194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迎接厦门解放,被选派打进厦门国民党海军司令部,搜集军事情报。被捕后,受尽严刑拷打,坚贞不屈,严守党的机密,厦门解放前一天,被残酷绞死,英勇就义,年仅25周岁。
陈庚申烈士,原厦门大学学生,参加解放安溪战斗被捕,受尽酷刑,敌人用铁丝穿过他的双手,惨不忍睹,他横眉冷对,不为所屈,赴刑场时,沿途高唱革命歌曲,高呼革命口号,慷慨就义。
康亚宗,小学生,年仅13岁,担任解放军海上练兵小教练,驾船运载解放军渡海作战时,不幸中弹牺牲。
一门忠烈血洒鹭江。张水锦和丈夫黄进川带领三个儿子黄驴、黄富足、黄长义,用自己的两条船运载解放军渡海攻打鼓浪屿,不幸两条船均被敌炮击中,全部牺牲。
田里社的革命烈士王生财是受到革命思想熏陶的学生中的杰出代表之一。1928年,王生财出生于田里社,1945年,他成为角美中心小学的第三届毕业生,之后转到集美中学就读,在从事地下工作的老师的教育引导下,他很快成为一名积极的学生干部,逐步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王生财放弃学业,毅然加入闽中游击队,转战晋江。1949年,年仅21岁的王生财同志在革命斗争中壮烈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