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群考试机器罢了。高考吧,就努力的高考吧。书呆子!
2、什么叫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生存能力太差了!
3、说白了,还是教育问题。记如果体育活动少了,就做家务去!
4、现在中学生都是头脑发达,四肢不勤的人,增强体育锻炼不只是喊喊口号!
5、就这样还和别国竞争?
6、素质教育好啊,真是“好”。全民健身棒啊,真是特别的“棒”。
7、娇气的天之娇子 ,你们幸福过头了!这体质,祖国未来堪忧啊!!!
8、现在的体能测试要求很高了吗?跑步应该是很基本的吧?
9、大部分都是死读书,体能都没跟上~~怀疑要是去弄个野外生存训练神马的,这些孩子怎么“活”下去啊~
10、过度圈养的结果。一周少玩一次电脑,锻炼时间不就挤出来了吗?
高分的代价是体能的下降,这反映的是高考制度下的教育环境造成的制度缺“钙”,畸形的教育体制之下,最终导致学生一门心思沉于题海战术之中,身体一天天损耗透支着,最终伤害最大的依旧是孩子。
学生体质的大滑坡,终究是“唯分是举”和身心发展的错位,学生成为了考试机器,“阳光体育”以及“每天锻炼一小时”也成为应景式的口号。落空的体育锻炼,必然造成学生体能的急剧下降,难以承受哪怕仅仅低强度的军训、体侧等。
当前教育领域的主要矛盾,就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矛盾,以及在这种矛盾影响下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的冲突。这种矛盾和冲突的实质,其实还在于功利化和短视化对教育领域的侵蚀。在当前高考招生的指挥棒下,分数仍旧是衡量学生素质乃至学校形象的核心指标。成绩好就是好学生,考入名牌大学的学生多就是好学校。在这种绩效考核指标的指引下,学生成绩就成为学校、家长乃至社会的核心关注甚至唯一关注。德、体、美、劳、情等方面逐渐遭到挤压,如此培育出来的学生,即使成绩好,也是虚胖,离全面协调发展还差得远呢。
教育要以培养健全的人为目标,对该目标有一个简洁而精辟的总结,即“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而“野蛮其体魄”,则需要让青少年锻炼出健壮的身体。然而,在我们的教育理念和具体内容的设计中,“野蛮其体魄”的一面正渐行渐远。现在的孩子们在学校基本学不会游泳,有的学校甚至连单杠等体育器械都撤掉,对抗性的体育项目也不开展,导致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相关能力的缺失。
1903年,梁启超先生发表《论尚武》一文,如今读来仍然颇受启发。他批评当时流行的“野蛮人尚力,文明人尚智”为“知二五而不知一十之言”,强调有了健康强固的体魄才会有坚忍不屈的精神,并认为“中国民族之不武”,是中国“二千年来,出而与他族相遇,无不挫折败北,受其窘迫”的主要原因。这样的认识,虽然有其所处特定时代的局限性,但体魄与精神以及自信之间的关系,的确并非妄言。
总之,缺失了“野蛮其体魄”意识的教育,是跛脚的教育,而忽略了这种精神,终将造就病态的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