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揽八方客商 共绘发展蓝图
本报讯 (记者 吴鹏波)9月9日,由甘肃省商务厅、甘肃省经济合作中心主办的甘肃省重点产业招商推介会在厦门成功举办。甘肃省商务厅副厅长邹军在主持推介会时,向八方客商发出诚挚邀请,希望大家走进甘肃、了解甘肃、投资甘肃,合作共赢,会绘甘肃发展美好蓝图。推介会上,甘肃省经济合作中心主任陈锋彦向与会嘉宾、朋友,详细介绍了甘肃省投资环境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地域辽阔、风光优美、资源丰富的甘肃,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和次区域合作战略基地,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新能源基地、有色冶金新材料基地和特色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随着“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的深入实施,甘肃已经吹响了高质量发展超越的新号角。

山海协作结硕果 诚邀八方客商共发展
一个靠山,一个临海,几千公里的山海相隔,却隔不断甘肃与福建的深厚情谊。两省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共同发展,合作模式已经从“帮扶”发展到“协作”的新阶段。

甘肃省经济合作中心主任陈锋彦介绍,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甘肃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通道和节点,双方经贸合作日趋深化。甘肃经济的发展,多年来离不开众多“闽商”做出的巨大贡献。连续多年组团参加“九八”投洽会,促成了大批优质项目落户甘肃。数据显示,作为投资甘肃活跃度很高的客商群体,“闽商”近些年在甘肃投资项目达到了一百多个,累计到位资金两百多亿元。
“九八”投洽会客商云集,商机无限。甘肃是资源大省和“有色金属之乡”。陈锋彦说,甘肃产业基础雄厚,是中国石化工业的“摇篮”,已有兰州石化、金川冶金、白银有色、酒泉钢铁、长庆油田等一批大型工业企业,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煤炭电力、机械制造、电子电器、轻纺食品等为主的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崛起了镍都金昌、铜城白银、钢铁嘉峪关、油城玉门等一批新型工业城市。此次推介会,甘肃省主要围绕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文化旅游和特色农产品等产业进行重点推介,希望广大国内外客商能够从推介会中找到投资的切入点和产业发展的对接点,一起为甘肃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而努力。
特色产业上台推介 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甘肃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酒泉市的“能见度”越来越高。第二十二届投洽会首次设立“中国投资热点城市展区”,酒泉市作为甘肃省唯一的“投资热点城市”参会。本次投洽会的酒泉展馆,面积近90平方米,以“古今两飞天,新旧两能源”为主题,主要展示近年来酒泉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成果以及未来预期。
酒泉市副市长赵峰表示,本次投洽会,他们邀请了40多家企业参展,也邀请所辖县市区、市直相关部门以及70多家各类企业参会,借助投洽会的平台优势,瞄准产业链上下游靶向发力,实现精准推介、精准对接,已有研学基地建设、石材加工、食用菌加工种植及供应链基地建设、高端酒店等多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总投资额近20亿元。
推介会当天,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康养旅游与生态融合发展,打造康养制造集群进行重点推荐,以“养心、养性,养身、养神”的突出优势,为兰州城市发展增添无限可能。
金昌缘矿兴企,因企设市,有色金属新材料、新能源电池及智能制造、数据信息、化工循环、资源循环利用和生命健康六大主导产业构成的多元化产业格局,使得镍都金昌成为祖国的聚宝盆,难得的金娃娃。
国家级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甘肃省唯一一个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现已初步形成机械制造产业集群、电工电器产业集群和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及新材料产业集群。
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十四五”期间,将着力构建智能制造、农副产品加工、节能环保产业三大主打产业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特色新兴产业的“3+N”活力现代产业体系。
大力优化营商环境 当好“金牌店小二”
“只要企业定了干,一切手续政府办”。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方智天在谈到优化营商环境,当好“金牌店小二”时表示,政府部门始终把服务好企业摆在第一位置,简化行政审批手续,让企业少跑腿儿,真正实现园区事务园区办的目标。方智天说,在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排名世界五百强第339位的金川集团,使得新能源电池材料及电池产业所需的原材料,本地化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产品优势可以吸引大批企业前来合作兴业。同时,拎包入住的标准化厂房,第一年租金全免,也让前来投资的企业家们,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经过多年的发展,甘肃已经从内陆省份变为为我国向西开放的前沿,成为连接各个区域板块、构建联动开放格局的重要枢纽,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实施地,迎来了振兴发展的最大机遇。兰州、天水、金昌、张掖四个国家级经开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全省重要的产业聚集地和产业转移承载地。
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保障措施。当前,甘肃全面推行项目要素供给新模式,优先保障重大项目用地,全力保障重大项目水、电、气、热等生产要素供给。不断加大奖补减免力度,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实施落地投资奖等多类奖补政策和金融支持、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营造公平发展环境,推行“不来即享”工作机制,全方位监督营商环境。实施项目全过程服务,为重点企业、重大项目配备代办专员,提供“全程式、跟踪式、管家式”代办服务。解决客商后顾之忧,实施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省级领导包抓机制,全力打造亲商、爱商、安商、护商的良好环境。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