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缺损的心脏长反了!

  给原本常规的先心手术

  大大增加了难度

  厦心外科医生逆向思维

  巧施改良迷宫术消除房颤。

  缺损的心脏长反了还乱跳

  60岁的苏阿姨有一颗长反了的心脏,即与常人呈“镜像”生长,同时还患有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和心律失常。几个月前,因活动后心慌气喘,反复心悸,来到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简称厦心)就诊。

  这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内脏转位畸形,心尖部的朝向在胸腔的右侧,好比心脏在镜子里的“影子”,临床上称之为“镜像右位心”

  接诊的厦心心脏外科副主任医师强海峰表示:“患者的病情本该在早期就得到有效的治疗,由于她先天右位心的特殊情况,辗转多处求治都无功而返,时间一长,房间隔缺损加重,导致三尖瓣反流继发持续性房颤,药物已经没办法控制了,必须尽快手术治疗。”

  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房颤时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达100~160次/分。房颤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长期存在还会导致心衰中风对于因合并其他心脏疾病需行心脏手术治疗的房颤患者,改良迷宫消融术是最有效的手术方式。

  面对如此棘手的手术,心外科团队召开疑难病例讨论。据了解,厦心建院以来接诊过此类“右位心”的病例不到10例,而右位心合并房颤三尖瓣疾病是第一例。可见,该类疾病十分罕见,术前对手术方案的准确决策至关重要。

  逆向思维 消除房颤巧补心 

  相关数据显示,先天性右位心的发生几率大概十万分之一,而合并房颤的患者,更是寥寥无几。心脏与常人呈镜像,手术操作与常规不同,这将大大增加手术难度。为此类特殊患者做手术,极大考验术者的手术操作技巧及逆向思维能力

  ▲正常人的心脏位置

  ▲右位心的心脏位置

  经过缜密的术前准备,强主任带领手术团队反其道而行,为患者进行体外循环下房间隔修补、三尖瓣膜成形及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手术与常规心脏手术不同,这个手术需要一改日常的手术习惯,站在患者左侧,所有的操作都是反着来。这就要求外科医生足够熟悉心脏解剖结构,克服常规手术习惯。

  图 / 强海峰(右)正在为右位心患者进行手术

  强主任介绍:“反着长的心脏上动手术,就好比习惯右手干活突然改用左手一样别扭,而且常规操作器械都是按正常心脏位置设计的,手术难度不小。”经过4个多小时,手术顺利结束,与以往的常规手术耗时相差不大。

  术后,在心外科医护人员的细心治疗下,苏阿姨“颤抖的心”恢复了正常节律,顺利出院。

  几次复查结果均恢复良好,拥有特殊心脏的苏阿姨终于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了,她激动地说:“原来走两层楼梯就气喘,现在一口气上6楼,大大改善了我的生活质量!”

  专家简介

  强海峰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现任医疗组长。

  毕业于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长期从事心脏大血管外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微创胸腔镜下心脏瓣膜、房颤消融术,微创先天性心脏病手术;A型主动脉夹层急救外科手术以及支架植入及杂交技术;ECMO技术以及冠状动脉搭桥及其他心血管外科疾病。

  担任国家微创心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福建省胸心血管外科学会青年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台海医学会心血管外科学组及福建省海峡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学会理事、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体外生命支持与循环专业委员会委员、厦门市心外科分会常委。主持市级科研项目1项,参加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获得厦门市科技局厦门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专家门诊:周三全天

  来源:厦心心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