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漳州市司法行政机关始终把化解家庭、邻里纠纷挺在诉前,坚持抓基础、抓排查、抓制度,积极拓展专项调解新途径,不断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建工作。全市排查化解家庭、邻里纠纷3955件(其中家庭纠纷999件、邻里纠纷2956件),没有因调解不成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有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抓实基层基础,确保组织强队伍优。一是建立健全调解组织。在市、县(市、区)、镇(街)、村(社区)建立调委会2158个,打造调解能力强、社会影响力广、群众认可度高的个人调解工作室82个,进一步扩大矛盾纠纷调解覆盖面。健全完善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机制,全市建立诉调、公调、访调工作室167家,在妇联、物业、环保等领域建立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187个,及时有效化解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如华安县发生一起工人楼房建设坠楼死亡事件,死者家属因赔偿款问题纠集30多人到县信访局上访。县司法局获悉后,积极与县信访局对接协调,第一时间指派调解专家赶到现场对死者家属开展释案说法,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访调对接”工作室短时间内成功化解这起群体性上访事件。二是配齐配强调解队伍。全市配备乡镇(街道)专职调解员251名、村(社区)专职调解员323名,达到省司法厅配备要求,为快速化解家庭、邻里纠纷提供专业力量。在全省率先组织开展人民调解员等级评定,全市评定四级人民调解员132名、三级人民调解员56名,有效激发调解员工作积极性。三是加强业务能力培训。进一步提升队伍能力素质,市司法局组织开展调解业务培训270人次,各县(市、区)司法局组织业务培训2008人次。
二、抓细矛盾排查,确保底数清情况明。一是强化担当全面摸排。组织开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活动,广泛动员基层司法所、各级调委会和各类专兼职调解员,深入街巷、村组、楼幢、企事业单位进行全方位、拉网式排查摸底,全面了解掌握情况。二是延伸拓展有效预防。建立健全矛盾纠纷信息网络,准确掌握家庭、邻里纠纷信息,做到及早介入、疏导到位,切实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对已向有关部门反映婚姻失败、情感失和、家庭暴力等突出问题的个人,全面建档立卡,明确人员挂钩帮扶,确保不因排查工作不全面、心理疏导不及时导致矛盾累积、酿成事端。三是协同协作精准发力。对已向村委会、居委会、村干部、小区物业处反映邻里关系紧张,引发肢体冲突造成轻微伤害的,逐一梳理分类,分别由基层公安派出所、司法所、村(居、社区)“两委”会同有关部门介入,实现稳控率100%、化解率90%以上。全市开展矛盾纠纷排查3489次,预防纠纷3307件。
三、抓牢制度建设,确保措施实效果好。一是深化对接分流机制。在全省率先开展人民调解与110非警务事项对接分流工作,利用现有综治网格平台开发设计12348司法网格系统,直接与110报警平台进行数据对接,进一步提升人民调解与公安应急响应联动调处水平。2019年8月网格平台开通以来,全市通过12348平台登记流转110非警务事项903件,通过人民调解组织对接903件,其中邻里、家庭纠纷252件。如云霄县司法局12348法律服务平台110流转的一起邻里因雨棚漏水问题产生的纠纷后,及时指定属地司法所组织调解,用时12小时35分促成双方达成和解,真正实现矛盾纠纷高效就地化解。二是实行“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积极探索引入法律团队,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在全市实行“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加快推进专业团队与人民调解深度融合,今年来全市村居法律顾问提供法律服务7100余人次。在平和县推行组团式顾问模式,由律师事务所与镇政府签订总服务协议,以镇律师工作室为联系点,以重点片区为依托,开展覆盖27个村的法律服务工作。今年来,霞寨镇受理邻里、家庭纠纷13件,成功化解13件。三是推行联片调解机制。在龙海市试点推行联片调解工作机制,市级、15个乡(镇)场和234个村(居)、21个重点单位、6个社会团体分别设置“网格管理中心”“调解网格站”和“联片调解室”,通过实行一体受理、层层分流模式,着力构建全域联片、覆盖各领域的调解组织网络。今年来,龙海市受理邻里、家庭纠纷348件,成功化解347件。 (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