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4月6日,舞剧《海的一半》在泉州大剧院拉开全球巡演的序幕。这部以“华侨旗帜、民族光辉”陈嘉庚先生为原型创作的舞剧作品,通过现代舞蹈语言与闽南文化符号的碰撞,演绎百年华侨奋斗史与家国情怀,构建了一场跨越山海的艺术对话,以艺术为笔勾勒南洋游子的集体肖像,讲述以教育振兴民族的壮阔篇章。

  传承嘉庚精神 共筑民族复兴之梦

  大幕拉开,海涛声袭来,海浪的光影在舞台布景上翻涌,《海的一半》的故事由此徐徐展开。2024年,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之际,由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文化交流部为指导单位,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厦门福南堂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凤凰都市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共同出品,厦门市集美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出品,凤凰卫视为战略合作媒体协同创制的舞剧《海的一半》应运而生。剧目以陈嘉庚先生与南洋华侨共同倾资兴学、推动祖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为蓝本,精心构建了一个跨越南洋与闽南两地的宏大叙事框架,通过高度的艺术概括与创造性的表现手法,生动诠释了华侨爱人、爱乡、爱国的深切情怀。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以其非凡的一生谱写了一部波澜壮阔的华侨史诗,在全球化背景下,“嘉庚精神”正跨越地理的隔阂,成为华侨的精神标识与价值符号。舞剧《海的一半》以惊艳的舞台致敬一生坚守大义、心系家国的陈嘉庚先生,同时通过对华侨群体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唤起人性中那份对归属感深切渴望的共鸣。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12月给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艺术家的回信当中鼓励我们‘唱响新时代的主旋律,舞出中国人的精气神’。我们创作以陈嘉庚为原型的舞剧《海的一半》,就是希望通过嘉庚先生的事迹,向一代代爱国华侨致敬,也向中华民族精神致敬,用舞台艺术作品为激发全社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凝聚力而努力。”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景小勇说。

  赓续爱国报国情怀 讲好华侨故事

  “男儿志,兄弟义,大海潮,家国情”。剧目编排运用了大量刚劲有力的舞蹈语汇,结合现代舞的流畅多变,呈现出华侨群体的刚毅果敢;同时以现代感的舞美设计丰富了“海”的意象,带有闽南韵味和南洋风情的民居、渔船、海港,将观众带入海滨侨乡的氛围;以16块巨大吊板组成灵活变化的舞台背景,时而映照成一片温柔霞光,时而化作简约的渔船,时而旋转拼接成巨型会议桌,成为贯穿全剧“漂泊感”的具象载体。

  “《海的一半》,是永不抛弃、永不放弃的选择。华侨同胞对故土深切的情感认同,以及他们为华夏文明血脉的赓续和生长做出的无私奉献,是我们舞剧表达的主题。舞剧《海的一半》是对整个华侨群体在近代历史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的深情致敬,他们虽远在他乡,但始终心系故土,在国家最危难之际,他们毫不犹豫地投入资源与精力,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富强注入了无比强大的动力,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出了自己全部的力量。这种爱国精神,是本剧的核心所在,也是我们创作过程中最为动情的部分。”总导演林辰表示。

  以“侨”为“桥” 《海的一半》全球巡演启幕

  以赤子之心为引,以家国情怀为幕,舞剧《海的一半》于4月6日在泉州大剧院拉开全球巡演的序幕。作为“中国著名侨乡”,泉州的历史与华侨的足迹密不可分。从宋元时期刺桐港的万帆竞发,到近代闽南人“下南洋”的浪潮,泉州人的血脉中始终流淌着“闯海”的基因。选择泉州这座“涨海声中万国商”的千年古城作为巡演的启幕,不仅是对陈嘉庚先生的致敬,更是新时代华侨精神的彰显。正如剧中那座由华侨捐建的学村,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精神桥梁。

  “泉州是祖父深情怀牵的热土,是他毕生奉献教育、播撒爱国火种的重要之地。”陈嘉庚长孙、亚洲影响力董事局名誉主席陈立人有感而发,“这片土地承载着祖父兴学救国的理想,也见证了他心系桑梓、胸怀家国的赤子之情。今天,舞剧《海的一半》在泉州开启全球巡演,既是对华侨精神的致敬,亦是对新时代使命的呼应。”

  “泉州作为《海的一半》全球巡演的首站,具有特殊意义。我们将以此为起点,前往福州、厦门等侨乡重镇,乃至覆盖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并计划在将来开展广泛的国际巡演,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运营总监、东方歌舞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利表示。

  波涛浩荡,赤子长歌,当《海的一半》全球巡演正式启航,它承载的不仅是华侨的百年记忆,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中国故事在情感共鸣中永续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