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由燕之屋牵头组织的《燕窝制品碳足迹核算方法》福建省地方标准启动会暨研讨会在厦门顺利召开。来自政府监管、第三方认证、行业协会、行业头部企业的专家共同探讨燕窝产业碳足迹核算标准的制定路径,助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广告
《燕窝制品碳足迹核算方法》福建省地方标准启动会暨研讨会《燕窝制品碳足迹核算方法》福建省地方标准启动会暨研讨会

  填补行业空白,构建全生命周期核算体系

  作为本次标准的牵头起草单位,燕之屋副总经理、研发技术总监范群艳在致辞中指出:“当前燕窝行业在碳足迹管理领域存在核算方法不统一、数据采集边界模糊等核心问题,制约了行业低碳转型效率。作为深耕行业27年的企业,燕之屋有责任联合各方力量,建立科学、透明、可操作的核算标准,为产业绿色升级提供技术支撑。”该标准将围绕燕窝制品从原料溯源、生产加工、包装运输、消费使用到废弃物处置的全生命周期,构建精细化碳足迹核算模型,明确数据采集边界与核算方法,填补行业空白。标准实施后,可帮助企业精准识别减排关键环节(如燕窝原料碳排放系数界定、炖煮工艺能耗计量等),推动供应链绿色协同,并为政府制定低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倡导节能减排,打造全国低碳转型范本

  启动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燕窝制品碳足迹核算方法》标准的制定具有三重战略意义,即科学指导减排:统一核算体系将为企业提供可量化的减排路径,降低产业链整体碳强度,提升数据收集效率与准确性,驱动上下游低碳化协同转型;推动绿色消费:推动引入碳标签机制,引导消费者选择低碳产品;打造福建样板:福建省作为燕窝制品加工聚集地,建立地方统一的燕窝制品碳足迹评价标准不仅能够加快推动燕窝产业的碳减排进程,增加了燕窝制品的环保属性,还可促进福建省特色燕窝产业的转型、经济发展,引领全国燕窝产业发展方向。现场,标准起草工作组同步成立,计划通过一年时间完成调研、起草、征求意见及专家评审。

《燕窝制品碳足迹核算方法》福建省地方标准启动会暨研讨会《燕窝制品碳足迹核算方法》福建省地方标准启动会暨研讨会

  发挥行业“领头燕”实力,凝聚行业共识

  此次标准制定呼应了国家《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工作指引》的要求,旨在推动团体标准、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的衔接,促进产业链绿色转型。燕之屋27年专注高品质燕窝,顺应“双碳”战略绿色发展理念,积极践行可持续绿色发展,在生产上,全力推动透明工厂绿色转型升级,切实推进节能减排。在产品上,创新研制兼具健康滋养与环保属性的燕之屋新一代鲜炖燕窝,携手消费者共赴绿色美好生活。2022年6月,燕之屋荣获“产品碳足迹认证证书”与“温室气体核查认证证书”,同年11月荣获福建省第五批“绿色工厂”称号,为行业树立可持续发展典范。2024年5月,全球规模第一的燕窝工厂*燕之屋燕窝智能工厂正式开园投产(*按截至2024年5月包装燕窝行业于全球的生产基地面积计算,包装燕窝指经过加工包装后的食用燕窝,包括干燕窝、即食燕窝以及鲜炖燕窝,于2024年6月完成调研。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基于对全球包装燕窝行业的研究。),致力于引领全球燕窝制造技术、打造燕窝行业第一家绿色“智慧工厂”,同步赋能燕窝行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燕之屋荣获福建省第五批“绿色工厂”称号燕之屋荣获福建省第五批“绿色工厂”称号
燕之屋燕窝智能工厂燕之屋燕窝智能工厂

  燕之屋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落实企业社会责任,通过绿色工厂建设、环保能源应用等措施,近三年单瓶产品碳减排超15%,未来将探索碳中和产品认证,向绿色转型持续迈进。同时,作为燕窝行业“领头燕”,燕之屋一直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累计主导/参与制定国标1项、行标6项、团体标准20余项,推进了燕窝产业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其中,2014年,燕之屋联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牵头起草并推出国内首个干燕窝行业标准 GH/T 1092-2014《燕窝质量等级》。2023年,燕之屋牵头起草并推出国内首个燕窝制品轻工行业标准QB/T 5916-2023《燕窝制品》,填补了燕窝制品的质量标准空白。此次,燕之屋也将开放其在燕窝深加工、清洁生产等领域的技术积累,联合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数据验证与模型优化,确保《燕窝制品碳足迹核算方法》标准兼具国际框架(如ISO 14067)的前瞻性与本土实践的适用性。

《燕窝制品碳足迹核算方法》福建省地方标准启动会暨研讨会《燕窝制品碳足迹核算方法》福建省地方标准启动会暨研讨会

  燕之屋牵头组织的《燕窝制品碳足迹核算方法》福建省地方标准启动会暨研讨会,以政策与行业双驱动,明确标准制定事宜,凝聚行业力量加速推进行业低碳转型。未来,燕之屋将以标准制定为契机,联合上下游探索碳足迹认证等创新模式,为“双碳”目标下的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