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
厦门市评选“年度十大医疗创新技术”
厦大附属中山医院入选4项
喜提“三连冠”!
该评选活动由厦门市医院协会主办,现已举办三届。厦大附属中山医院连续3年入选数量最多,今年更是包揽了前五名中的4项!此外,该院还荣获了医院管理项目金奖。

11月25日,在2023年厦门市医院协会年会上,厦门市“年度十大医疗创新技术”评选结果揭晓。

前五名中厦大中山独占四席,连续三年蝉联全市入选数量最多医疗单位。
那么
是哪4项创新技术获得评审专家青睐?
让我们来看看吧
项目1
项目名称:经胸经口联合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
主要完成人:吴国洋 卢毅卓 傅锦波 陈丽娟 林福生 罗晔哲 旷鹏昊 林素琼 严威
普外科吴国洋教授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经胸经口联合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手术方式,并最先应用于临床实践,在兼顾美容(颈部无疤痕)的同时,创新性解决了腔镜下甲状腺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彻底性难题,真正做到了“卸甲无痕”。
项目2
项目名称:高速摄影技术在咽喉反流性疾病发生振动的应用
主要完成人:庄佩耘 徐新林 马艳利 刘昀逸 郑金星 邢鹭
咽喉反流性疾病是一常见疾病。嗓音科庄佩耘教授团队通过应用喉高速摄影,开展了一系列国际前沿研究,为咽喉反流致病机制提供新的证据,为患者选择最优化治疗方案提供理论基础,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项目3
项目名称:腔镜辅助自然腔道取标本系统性胃系膜切除术:一种新型的胃癌根治术
主要完成人:蔡建春 丁志杰 王振发 张诗峰 许淑镇
膜解剖手术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是近年来胃癌手术领域的研究热点。在胃癌手术中,前者强调的是胃系膜完整切除,防止癌泄露,提高肿瘤治疗效果;后者是无切口、0疤痕手术,极致微创、快速康复、节省费用,更加微创和更快恢复。胃肠外科蔡建春教授团队率先在国内外将两者结合起来,创新性提出“三个膜桥”以指导系统性胃系膜切除术,真正实现由内到外的微创,让胃癌患者获益最大化。

蔡建春院长领奖
项目4
项目名称:基于围手术期预测模型食管癌精准化、个体化治疗
主要完成人:柯孙葵 段红兵 颜春 许锦鑫 蔡英杰 康健乐
食管癌发病隐匿,发现时大都已是中晚期,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为解决这一难题,胸外科柯孙葵教授团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了全新的食管癌多维度预测模型,通过全程化管理为食管癌患者提供围手术期精准化、个体化治疗方案,从而减少手术并发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同时,该院
《病案信息管理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项目
获医院管理案例大赛金奖
▼
案例基于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理论,将病案信息管理与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进行配对组合,围绕“医保能控费,医院有效益,患者能满意,医生有效率”四个维度,实施病案信息管理系列创新举措,提升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
此次入选
“年度十大医疗创新技术”的4个项目
均与外科相关
彰显了该院强大的外科综合实力
▼
继去年多个学科晋级“省重”之后,今年该院大普外科(胃肠外科、普外科、肝胆胰外科、血管外科、乳腺外科、肿瘤微创与介入治疗科)成功跻身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神经外科、胸外科晋级省临床重点专科,外科医学水平和服务能力再上新台阶。同时,医院通过大力推行日间手术、多学科联合诊疗(MDT),为患者就医带来更多便利,不断增强患者就医获得感。
而就在11月25日上午,国家卫健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公布全国遴选外科培训基地名单,厦大附属中山医院获评省级外科基础技能提升项目培训基地(为最高级别培训基地),成为目前厦门唯一一家省级培训基地。该院大普外科、骨科、神经外科作为基地成员科室,将致力开展外科基础技能提升培训工作,助力提升区域整体外科医疗水平,造福广大患者。

获评省级外科基础技能提升项目培训基地,副院长田新华教授(右五)担任培训基地负责人。
厦大附属中山医院蔡建春院长:
近年来,医院以广大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提质创新提升医院竞争力,连年开展院内十大创新惠民技术评选、积极开展特色门诊和日间手术,不断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助力建设健康中国。我们将赓续荣光,扬帆奋进,为筑牢健康厦门之基贡献“中山力量”!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来源:厦门日报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