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自行车,凌晨3点半出门,中午12点到家,负重三四十斤,往返近80公里……

  在海沧区东孚街道东埔社区,今年81岁的陈顺德貌不惊人,但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可是“全村的希望”——作为“跑片员”的他,每两天就要骑自行车跑近80公里,到厦门市电影公司换取电影胶片,十年里从不间断,堪称初代“外卖小哥”。

  01

  早年间,厦门市电影公司送电影下乡,都是放露天电影。上世纪70年代,东埔村建成了一座两层观众席的多功能礼堂。1975年,该礼堂正式化身为东埔电影院,对外售票放映电影。

  当年我们东埔电影院,在方圆几十里都是观影条件最好的!角美、龙海都很多人跑来我们村看电影呢!

  回想当年,陈顺德言语中掩饰不住自豪。

  1969年,东埔大队宣传工作者合影。前排右一为陈顺德。

  当年的电影院还是用胶片放电影,需要一名跑片员每隔两天到岛内换电影胶片。陈顺德早年曾在厦门岛内打过工,回村后担任宣传委员一职。自然而然,跑片员的工作落在了他的肩上。

  1975年,蹬上一辆单位配的老旧单车,36岁的陈顺德正式开启了跑片员生涯。

  02

  上世纪80年代,没有地铁,没有公交,甚至没有路灯,没有柏油路,也没有海沧大桥。

  每隔两天,陈顺德就骑上那辆除了铃儿不响其他哪儿都响的破单车,从村里出发,取道集美,再到岛内中山公园附近的厦门市电影公司换片。

  陈顺德要赶在上午8点前抵达,否则别的电影院先到把胶片都换完了,他就拿不到了。

  单程近40公里,往返近80公里。为了不迟到,陈顺德每天三点半就出门。

  那时候的道路条件可不比现在,路面凹凸不平、尘土飞扬,臀部都快颠出肌肉来了!

  当年村里除了提供一辆自行车,并没有其他补助。无论是修车还是伙食费,都得自己掏钱。每次换片,陈顺德把自己的伙食费控制在5毛钱。

  这5毛钱他怎么花?

  5点多到灌口

  花1毛钱吃一份油条+豆浆补充体力。

  换完片返程到集美

  花3毛钱吃两碗稀饭+一碟小菜。

  骑到灌口

  再花1毛钱吃一份油条+豆浆。

  当年的影片长度,一般需要6到8盘胶片,每盘大概5、6斤重,装进铁箱子里。陈顺德用车后座驮着几十斤重的胶片,一驮就是10年。 

  03

  也不是没有出过意外。

  一次,在漆黑的陡坡上,陈顺德与对面驶来的自行车相撞,腿摔断了,在家躺了一个多月,换片工作由别人暂替。

  还有一次,陈顺德因为躲闪行人不及,摔在石子路上,把膝盖摔破了,又躺了两个月。

  两次事故让陈顺德感到很后怕,从那之后,他出门都在车把手上绑一支手电筒照亮前路。

  后来单车实在破得没法骑了,村里为陈顺德申请到一台“新装备”——凤凰牌二八大杠自行车👇

  陈顺德对新单车“宝贝”不已,每天出门前都要仔细检查车况,回到家里还要上油保养。这辆凤凰牌单车也陪伴他走完了“千里走单骑”的跑片员生涯。

  04

  作为送片员,免费看电影是陈顺德唯一的“福利”。

  陈顺德至今还记得他从电影公司取回来播放的第一部电影是《冰山上的来客》。10年间,他取回的每部片几乎都看过,其中最爱战争片和古装片。

  当时,普通电影票价1毛2、宽银幕电影票价1毛7。我们东埔电影院,经常座无虚席,还卖站票呢!

  时间来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农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家家户户陆续都有了电视机,看电影的人日益稀少。1985年,东埔电影院正式歇业,退出历史舞台。

  陈顺德结束10年跑片员生涯,继续到村里广播站工作。直到今天,年过八旬的他还在东埔社区老人协会发挥余热,组织文体活动,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

  于他而言,跑片员只是一段经历,宣传工作才是一生的事业。

  (来源:今日海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