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厦门日报

  1975年,同安战友在部队合影留念。

  1972年12月27日,同安县108名新兵,抵达宁夏贺兰山下。从那一刻起,他们的命运同空军47师紧紧连在一起。

  当时部队住的是土房子,冬天气温一般都在零下3摄氏度至10摄氏度。望着窗外绵延不绝的飞雪,遥想8000里外的同安老家,思父母,情切切。十多个老乡在春节假期的一天早晨,相约在阳光映照下的贺兰山坡上聊天。“不给家乡丢脸,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军人。”大家互相勉励,青春报国献身国防事业,无怨无悔。

  在巍峨壮丽的贺兰山麓,在机场的营房和跑道上,在部队的日日夜夜,我们并肩战斗,相互关心,凝聚了生死与共的战友情。同安子弟从军志,八千里路轩辕血。108名同安兵在47师师史上留下光辉一页:邵新民戈壁荒漠屡建功业,中央电视台千里采访,以《戈壁人》为题,连续报道邵新民扎根西北大漠,献身国防的动人事迹。他入伍时只有初小文化,短短十年间,取得大学文凭,当兵15年晋升上校并写下数十万字加强空军后勤管理工作的理论文章48篇,出版论文专集,荣获优秀军事学术成果奖;林再兴刻苦钻研航空理论和飞机修理技术,专攻飞机修理过程中遇到的疑点和难点,荣获空军发明创造奖,他在担任47师修理厂厂长期间,被空军司令部授予“优秀主官标兵”。

  当时,在47师,平均不到20人中就有一名是同安人。同安兵以47师为家,以贺兰山为家,为家乡争了光。有一年,飞机在地面上出现一级事故。面对每隔几分钟就有一发炮弹自行引爆的生命危险,为了营救飞行员,张文平置个人生死于度外,毅然抓起灭火瓶冲进火海救人,不幸被自行引爆的弹片击中大腿,光荣负伤,荣立三等功。1972年到1999年,108名同安兵各有一人晋升上校和中校,4人晋升少校,5人荣立二等功,25人次荣立三等功。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108名同安兵先后离开贺兰山。岁月流逝,流不走他们对贺兰山的思念、对培养他们成长的空军47师的怀念之情。2007年春天,同安兵自编彩色画册《闽鹭翱翔陕甘宁》,撰写回忆录,回忆在贺兰山的军旅岁月。画册出版后,曾任47师师长的沈洪江专程从北京来到厦门,看望曾经一起战斗的同安兵,并深情写下《祝愿》:“同在贺兰营九年,飞行奋斗守边疆。三十载后重相会,聚汇鸿泉鼓浪尖。鹭岛长谈思旧事,尔今事业谱新篇。莺歌远逸品茶醉,永久情谊涌海天。”明年就是我们入伍50年,期待贺兰山下再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