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张埭桥湿地,一只白眼潜鸭呆萌亮相。(郭 强 摄)

  白眼潜鸭凌波微步,踏起一排水花。(郭 强  摄)

  本报讯 (记者 刘少敏 通讯员 陈浩)端午期间,翔安张埭桥湿地一只白眼潜鸭成了厦门鸟圈明星。据了解,这是闽南地区首次记录到白眼潜鸭,厦门市观鸟协会推测,它可能迁徙途中遇到极端天气,离群后飞到厦门。

  “很奇怪,这个季节‘鸭’应该都飞走了。”8日下午5点多,张埭桥紫水鸡巡护队队员郭强在张埭桥湿地内巡查时,远远望见一只栗黑色的水鸟,在水库西南角“自嗨”——时而凌波微步,在水面上轻踏溅起一排水花;时而登上水中残枝,昂首挺胸伸展双翅。

  郭强靠近观察,发现这只水鸟体圆头大,一双豆大白眼,在浓栗色头颈的衬托下显得炯炯有神,十分特别。“我观鸟也有13年了,在厦门没见过这种鸟。”郭强拍下照片发到厦门鸟友群,经辨认该水鸟为近危鸟类白眼潜鸭,是一只雄鸟。

  在我国,白眼潜鸭繁殖于内蒙古、西北一带,越冬于长江中游地区、云南西北部,调查数据显示数量较为稀少,在福建十分罕见,闽南地区还是首次被记录。 

  厦门市观鸟协会专家推测,每年4月中旬白眼潜鸭要北上迁至繁殖地,这只白眼潜鸭可能是在迁徙途中遇到大风等极端天气,迷失方向,这才一路飞到了厦门。

  厦门发现白眼潜鸭的消息传开后,端午期间,数十名鸟友齐聚张埭桥湿地拍摄,其中还有人专程从福州、德化赶来。“上次这么热闹还是3月份的事了。”厦门市观鸟协会理事陈浩告诉记者,当下是厦门的观鸟淡季,白眼潜鸭这位稀客的到来让鸟友们度过了一个特别的端午假期。

  厦门市观鸟协会告诉记者,一般迷鸟来厦,短暂休息一两天到三两个月时间,恢复体力就会继续自己的旅途,也有极少数留下来成为留鸟。紫水鸡巡护队队员也一直关注这只白眼潜鸭的动向,目前不能排除是否还有其他白眼潜鸭一起来厦,在厦门繁殖成为留鸟的可能。但是,目前在厦门还没有这类鸟类繁殖的先例,因此大概率推测这只白眼潜鸭在休息一段时间后,还会继续往西北飞,寻找自己的大部队。

  白眼潜鸭

  白眼潜鸭为深水鸟类,善于收拢翅膀潜水,主要以水生植物和鱼虾贝壳类为食。

  在我国,白眼潜鸭繁殖于内蒙古、西北一带,越冬于长江中游地区、云南西北部,在福建十分罕见。

  据悉,白眼潜鸭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近危。

  [链接]

  张埭桥

  紫水鸡巡护队

  2021年5月28日首支张埭桥紫水鸡巡护队成立。巡护队由厦门市公安局翔安分局治安大队、翔安森林派出所、厦门市观鸟协会、阿拉善SEE基金会八闽项目中心联合发起,强化水库周围人防、物防、技防建设。

(厦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