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巧可爱的垃圾转运车▲小巧可爱的垃圾转运车
▲垃圾转运车定时定点收垃圾▲垃圾转运车定时定点收垃圾
▲收运的垃圾收储于清洁楼▲收运的垃圾收储于清洁楼
▲垃圾分类积分卡▲垃圾分类积分卡

  对垃圾分类工作来说,源头精准分类,集中投放,转运及时,督导到位……全流程中的每个环节,缺一不可。

  湖里区殿前街道嘉福社区将党建工作下沉到小区治理,再造垃圾分类流程,探索出一套垃圾分类定投转运新模式——“一取两定”模式,即取消垃圾桶点位,定时定点收垃圾,实现垃圾出户直接上车,垃圾基本不落地。

  正是这样的创新,督导、收运一步搞定,居民准确分类的热情提高了,垃圾分类准确率提升了,小区里没了垃圾和垃圾桶,环境变美了,污染变少了,为未来垃圾不落地积累了可借鉴、可参考、可复制的宝贵经验。

  直击难点 垃圾出户“坐公交”

  说起殿前街道的嘉福花园,其一大特点是居民构成复杂,既有来自高崎、中埔的征地返迁居民,也有五湖四海来厦工作的新厦门人,社区规模较大,环境卫生管理难度可想而知。

  实行垃圾分类以来,原来遍地都是的垃圾桶变成了定点投放,本来是件好事,可垃圾一多,周遭蚊虫密布,异味令人作呕。老住户陈先生还记得,刚实行垃圾分类那段时间,虽然不见了遍地垃圾桶,可是因楼栋距离中庭垃圾投放点较近,苍蝇、异味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

  为了切实解决垃圾分类中的难题,殿前街道把党建工作下沉到嘉福社区,把这一难题摆在案头重要位置,苦苦思索破解办法,最终决定先行先试,探索并建立一套垃圾定投、转运新办法,让垃圾出了门就“坐”上“公交车”,让社区垃圾不落地。

  嘉福社区取消原有的7个定点垃圾桶,改“随时可以扔垃圾”为“定时扔垃圾”。每天上午7点到9点,晚上7点到9点,三辆垃圾转运车在小区三个定点位置定时收运,一辆垃圾转运车巡游收垃圾,人车直接对接。收运的垃圾则直接收储于清洁楼,做专业除虫除味处理。

  在嘉福社区,导报记者看到了社区居民交口赞誉的转运车:小巧的三轮车车厢,可爱动感的吉祥物,绿色的厨余垃圾桶和橙色垃圾桶,浑然一体。伴随着悦耳的音乐和垃圾分类知识讲解,垃圾转运车缓缓前行,既是流动的垃圾站,也是流动的宣传岗。每辆转运车配有一名督导员,一对一垃圾分类宣传、指导、收运、督导。

  嘉福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居委会主任林丽娜说,这样的定时、定点投放创新举措,解决了厨余垃圾在夏季异味难闻、蚊虫滋生等问题,该模式于2018年9月在嘉福花园小区试行,如今成了嘉福花园居民积极配合和赞不绝口的垃圾投放形式,垃圾分类的参与率和准确率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机制配合 正面引导长效运行

  林如国是嘉福社区的垃圾分类督导员,做督导员三年多来,见证了这里的变化。每天早上6:45,他会先把转运车清洁干净,然后从中庭开始巡游。悦耳的音乐声缓缓流出,陆续会有居民下楼投放垃圾,整体运行情况一天比一天好。

  很显然,“垃圾公交车”的创新举措,让垃圾集中时间集中地点收运,但要获得居民的一致认可,有效机制做保障也是必不可少的。殿前街道嘉福社区为“垃圾公交车”配套相应奖惩、考核机制,保障了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工作的长效运行。“为了助推并做好这一新模式,我们还多线并举,双管齐下。”林丽娜表示,他们给每家每户都发放了积分卡,投放垃圾准确度越高获得的积分越多,集满一个月积分,可兑换日用品。比如社区居民小叶,就因为“成绩好”,从社区兑换过小包装大米、洗发水、香皂、食用油等,垃圾分类的热情十分高涨。

  不仅如此,殿前街道和嘉福社区还让“高层”渗入一线,殿前街道党工委委员、街道主任、嘉福社区党总支书记等亲自为长期热心于垃圾分类的志愿者颁发聘书,正向引导,号召更多的居民加入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中,共同为嘉福社区垃圾分类出一份力量。

  导报记者从殿前街道环卫所获悉,新模式下,嘉福社区垃圾分类准确率和参与率大幅提升。

  反哺治理 小区居民幸福感普遍提升

  据了解,嘉福社区目前共有25栋楼、1600多套房,加上清洁楼、幼儿园等配套,住户大约3000人,每天产生厨余垃圾20多桶、其他垃圾30桶。

  殿前街道把基层党建落到实处,指导和支持社区创新探索,让垃圾分类不再是生硬的“训导”,也不再是社区和督导员推着居民走,而是居民主动参与、主动分类,大家共同参与、共同治理、共同维护的事情。

  如今,以创新为动力,以民生为根本,殿前街道在下沉党建的引领下,以垃圾分类提升为抓手,打造小区治理升级版,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不断攀升。

  除了让垃圾“坐上公交”,嘉福社区还把每天上万升的垃圾从小区地面上“搬迁”至清洁楼,及时就位后,小区的环境更加干净了。

  因为垃圾分类的创新模式,如今的嘉福花园里,小区环境越来越棒,异味没了,蚊虫少了,二次污染没了,以前很“宅”的邻居们现在饭后常常在小区中散步,相互的问候多了,整个小区邻里关系更融洽了,生活更温馨了,大家脸上笑容也多了。

  导报记者 孙春燕/文 常海军/图

  来源:海峡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