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按照省第九次党代会关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决策部署和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坚持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全力推动绿色发展、特色发展、集聚发展、创新发展。寻找、挖掘、宣传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脱贫致富带头人典型,弘扬"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精神,通过几年努力,使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经济总量、财政实力、城乡居民收入、生态环境质量迈上一个新台阶,力争2020年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村里的姐妹跟张小凤 卖笋干盖洋房

时光回到1994年,张小凤借了6000元,收购了一车笋干,运到广州。她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笋贩子,却由于经验不足,货物被骗走。不服输的张小凤不顾家人反对,再一次借钱贩运笋干。这次顺利成交,赚了5000多元,把上一次亏空的“窟窿”补上了。

  • 闽侯23岁小伙子办养鸡场 借鸡生财年产值70万元
  • 在闽侯县鸿尾乡溪源村石峡自然村,有个叫兴旺的养鸡场。去年才开始创办,如今养鸡场已粗具规模,现可年出栏13万羽鸡,年产值70万元。养鸡场的主人黄世银是个党员,今年才23岁。黄世银说,接下来,他要成立农业开发公司,发展多元化养殖,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
小智慧带来大财富

细节决定成败,量变引起质变。就是靠这样一个个小智慧,黄世银的养鸡场越办越好,规模一天天扩大。除了特供酒店外,养鸡场的鸡供不应求,还没出场门就被慕名前来的客户抢购一空。

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

黄世银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农村党员,他希望通过他的创业致富,带动更多村民创业奔小康。届时,公司将成立“基地+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溪源村乃至周边村庄发展。黄世银相信,到那个时候,家乡的面貌会有一个大的改观。

  • 李伟:85后的他是永泰县富泉乡致富领头羊
  • 李伟,出生于1985年,父母身体都不好,干不了重活,兄妹三人学费一度需靠政府和亲戚接济。2002年,李伟初中一毕业就跟随亲戚去武汉,做干货生意。2011年,李伟有了一些积蓄,但他觉得这样一直飘在外面终究不踏实。当年2月,他动起了在家创业的心思:利用优良的生态、植被资源,养殖富泉高山羊。
改变,源于该乡下院村一名85后—李伟

除了掌握理论,他还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渐渐地,他摸索到了门道,成了当地有名的“土专家”。他的“羊事业”也越来越大:如今,已发展到300多只,去年出栏70只,纯收入16万多元,今年收入可望超过30万元。原本困窘的家庭,日渐改观,生活好转。

致富好榜样

脱贫致富需要寻找路径,而利用本土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是最佳选择之一。不过,囿于自身资金、技术、市场风险等方面的考量,很多人迈不开投身产业化的关键一步。这时,如果有一个良好的示范和引导,将会起到一呼百应的效果。

  • 李菊园:大山“女强人”独撑数百亩茶园
  • 宁德寿宁县托溪乡的八定岔村,海拔在450~1600米之间,境内重峦叠嶂,溪涧纵横。就在这大山深处,有一个400多亩的生态茶园,一座占地242平方米的三层标准化茶叶加工厂,它们的主人是一位女子。女主人公叫李菊园,正是她让幽谷里的茶香“飘”出闽东北,她成为带动远近乡亲增收的“女强人”。
意外:丈夫意外去世小女人成顶梁柱

2009年,李菊园和丈夫与人合资,创办了托溪乡第一家乌龙茶厂,200多亩茶山几乎是丈夫一手操持,2010年丈夫却突然去世。“之前老公连菜地都不让我进,更别提爬山管茶园,他这一走,我那几个月像‘空壳’。”李大姐回忆,眼看着丈夫辛苦打拼起来的茶厂落了灰尘,茶山荒成草地。第二年一开春,她咬了咬牙,扛上锄头,第一次上了山。

致富:年利润超20万富裕不忘乡邻

“茶厂的兴旺离不开村里,我又怎能忘回报?”致富不忘乡邻,李大姐几句话不离对乡亲的感激,就在去年,在乡纪委书记黄发的协调下,工程队又将蓄水池、沉沙池建在她家茶园旁边,方便了茶园用水,她都牢记着。

  • 自掏腰包为村里垫付20万 南平有个“吃亏”主任
  • “建烤烟房,垫付8万元;修机耕道,垫付10万元……我们粗粗一算,他已经为村里垫资20多万元。”海拔900多米的南平政和县杨源乡筠竹坑村,是当地最偏远的山村之一,半数以上人口外出。当记者来到筠竹坑村时,村民们算起了村主任吴隆和这些年垫付的钱。
菜卖不出去我收

当选村主任后,吴隆和发动村民种菜,“菜价好,你们自己去卖,卖不出去我来收。”2007年,8户村民种了150亩花菜,挣到了钱。2008年,村里十多户人种了近200亩花菜,可当年菜价下跌,1斤1毛钱都没人收,眼看菜就要烂在地里了。吴隆和兑现承诺,把杨源乡5个冷库全部租下来,以每斤5毛钱的价格,收下20万公斤花菜。

条条机耕道通高山

种烟,是吴隆和为筠竹坑村村民找到的另一种致富门路。2007年,“我自己先种了85亩‘试验’。”看吴隆和种烟,有村民跟着也种了起来。第二年,村民种了350亩烟叶,纯收入120多万元。吴隆和说,垫钱、亏钱他都乐意,因为筠竹坑村年人均纯收入从2006年的不足3000元,提高到2012年底的6000多元,“好多外出打工的村民,都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