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提线木偶,你会首先想起什么,童话故事里的木偶匹诺曹?No!no!no!其实今天小编要跟大家介绍的,是已经在福建泉州传承多年的“非遗”,精彩的提线木偶戏~

图片来源:新文化驿站图片来源:新文化驿站

  根植于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又名“丝戏”,当地汉族民间俗称“嘉礼”,是流行于闽南方言区的古老汉族戏剧剧种。泉州提线木偶戏做为闽南文化的典型代表,历经千年传承,与老百姓的人生礼俗相伴共生,每逢婚丧嫁娶,木偶戏必然开锣。表演时,艺人用线牵引木偶表演动作,向观众展示一个个动人有趣的故事。小小的丝线配合精心制作的木偶,还有演员们精妙的操作,竟然赋予了木偶全新的“生命”。

图片来源:@匠仓Tv图片来源:@匠仓Tv
图片来源:@匠仓Tv图片来源:@匠仓Tv

  提线木偶在泉州已经流传了许久,据传,唐末王审知入闽在今福州称王时,将傀儡戏带入泉州。到了宋代,“嘉礼戏”已在泉州民间广为流传。明代的泉州傀儡戏,进一步与汉族民俗仪式结合起来,得到较大发展,并且向台湾省和东南亚一带华人华侨聚居地流播。到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泉州的“嘉礼”戏已经十分成熟,脱离了属于片断、杂技表演的“弄傀儡”形式,形成规范的剧本体系,能够演规模宏大且细致复杂的历史戏了。清末民初,泉州一带有50多个木偶戏班遍布城乡。

图片来源:@匠仓Tv图片来源:@匠仓Tv

  木偶戏的表演技艺主要指演员的操偶功夫。各木偶戏种类因木偶造型与操纵方式不同,在表演技艺上有着很大差异。杖头木偶的表演重“举功”,布袋木偶的表演讲究“掌功”,而提线木偶演员则把“线规线功”视为安身立命之本。

图片来源:@泉州生活图片来源:@泉州生活
图片来源:@闽南快讯图片来源:@闽南快讯

  提线木偶表演艺术是操线的艺术,或者说是操线的造型艺术。它通过对柔软丝线的提紧与放松及其上下左右的运行,控制木偶形体的动态,“划出”空间移位的轨迹。它和中国书法绘画一样,通过提按运动产生丰富多变的线条,赋予对象以动作形态。更重要的是,由于艺术家主体情感与观念意识的注入,对象获得了生命感和内在的精神气韵。

图片来源:@赛事网图片来源:@赛事网

  与其它木偶品种相比,提线木偶线条繁多,操纵复杂,一尊提线木偶都有16条以上甚至达30多条纤细丝线。木偶提线长达3公尺~4公尺,演员要把自己的意象和感觉,纤毫不差地传达为木偶有意味的动作,而且提线木偶造型结构复杂,也构成了提线表演上的难度。它在木偶造型结构上几乎完全仿照了人体的造型结构。它以木块、铁丝、布帛等材料,对人体进行“仿真”。使木偶象人一样,有头,有手脚,有胸前,有腰肢。并且具有如人体骨骼肌肉,关节一样而微妙的活动结构。木偶关节处均系以丝线,关节复杂则线路复杂,其难度可想而知。演员必须以久经训练积聚的功力,熟练掌握10多种理线技巧和30多种组织提线以表演各个行当、各种动作的“线规”, 使木偶各部分气脉贯通,灵动自如。能跪能坐,能走能跑,能写字,能挥刀弄剑,飞天遁地,体现出充盈的生命感和活力。才有资格走上舞台。

图片来源:@手艺网图片来源:@手艺网

  提线木偶戏曾经是当地人民十分喜爱的文化娱乐活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文化生活的丰富以及审美情趣的变化,观赏提线木偶戏的人越来越少。而愿意学习这门手艺的人更是难找,从而使提线木偶演员年龄结构出现断层。现有的线戏艺人逐渐步入古稀之年,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地,尤其是一些木偶制作技艺和演出技法濒临失传,令人惋惜,为了挽救这项古老的民俗文化,木偶戏被选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片来源:@看文创图片来源:@看文创
图片来源:@看文创图片来源:@看文创

  提线木偶演员“心中之戏”要使自己与木偶达到统一,依凭的主要是根根丝线对“情”与“灵”的传递与表达,一线一偶一跃动,向世人展现着传统魅力,这就是提线木偶表演的最大难度,也是提线木偶最根本的魅力所在。

图片来源:@看文创图片来源:@看文创

  旅游攻略:

  泉州鲤城区新门街与甲第巷交叉口东南侧的梨园古典剧院会定期表演提线木偶戏,需要购买门票;

  小伙伴们可以乘坐公交14路,24路,29路等公交车直接到达;或者导航“梨园古典剧院”自驾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