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读大学的黄启鹏,第一次远行,居然跨出国境,孤身一人行走异国;一个背包、一台相机,独闯缅甸果敢,他用相机记录了大量珍贵的影像、图片资料。看似颇具传奇色彩的奇幻之旅却成就了一个青年摄影师的梦想和追求。
2011年毕业后,黄启鹏放弃广告学专业,坚持走上职业摄影的道路,他成为《海峡都市报》一名年轻的摄影记者。在他看来,能够把爱好变成工作是件幸福的事情。3年来,他在摄影记者的经历中,在与形形色色的人物交流碰撞中,一次次实现成长与蜕变。
《全国首对同性恋结婚》、《艾滋新娘》、《板车老伯的小幸福》、《唯一的伤员》、《环卫工父女》、《柴火间的童年》……这些在网络上被广泛转载、引发舆论热潮的作品都来自他手中的镜头。
虽然年轻,虽然记者资历并不深厚,但是黄启鹏用自己的视角关注弱势群体,为他们解决了不少实际困难。然而必须提到的是,采访中黄启鹏多次强调,他坚持纪实摄影,拍摄弱势群体并不仅是为博取同情,而是希望通过照片客观地展示这些群体的状态,让更多人理解、接受他们。
当问到为什么喜欢纪实摄影时,黄启鹏说起了一段难忘的经历,或许这也是一段改变他一生的经历。
2009年,当时正值大二暑假的黄启鹏,突然萌生了旅行摄影的念头。因堂叔在缅甸经商,他知道了这座紧邻云南边境的异国小城——果敢,充满神奇色彩的他国异域,使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就这样启程了,坐火车从福州出发,经龙岩、昆明、云县,再辗转至果敢,一路颠簸,一路遐想……
然而,果敢的见闻,却颠覆了黄启鹏的“梦幻之旅”:满街都是扛着AK的同盟军,气氛紧张;贫富差距非常大,几十个装修奢华的赌场与破旧铁皮、木板和塑料布“堆砌”起来的贫民窟形成巨大的反差;
最让他不敢想象的,是靠捡破烂维持生活,蜷缩在纸箱里,睡在垃圾桶旁,经常吃着冷饭剩菜的果敢儿童,生活朝不保夕衣食无着。
这些所见所闻极大地震撼了黄启鹏。他改变了摄影计划,在接下来的旅程中,他几乎天天和这群孩子待在一起,过着和孩子们一样的生活。他透过镜头观察这群孩子的真实生活,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这样一群为生计所困的孩子,黄启鹏却夸张地取名为《贫民窟的破烂富翁》。
他记忆里最深的是一个名叫“悠悠母”的女孩,拍摄其背影,看起来像是50多岁的人,但实际上,她只不过是个一脸稚气的孩子。如此鲜明的反差,黄启鹏把这组照片取名为《十岁的年龄,五十岁的背》,后来这组作品也打动了不少人。
回国后,黄启鹏望着拍摄回来的大量照片,内心久久不能平复,脑海里经常浮现的是那些在果敢结识的孩子们。于是,黄启鹏借用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体的力量,开始为这群远在异国的孩子做起了慈善募捐活动。他把在果敢拍摄的几组照片发到网络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新浪网等都以“救救孩子”为题,把他的作品挂在首页,多家报纸更以整版的篇幅介绍了这位大三学生。随后,黄启鹏在校内外召集了200多名志愿者,一起走上大街小巷为果敢孩子募捐。
2010年1月,黄启鹏再次来到果敢,这一次,他带来了募集到的物资。他给贫民窟的30户居民每户发了一袋米和50元人民币,给孤儿院的20多个孩子带去了新衣、新鞋,还有很多漂亮的小饰品送给女孩子们。剩下的1万元,他捐给了孤儿院,用于砌围墙、铺水泥地板。
果敢之旅让黄启鹏感受到了纪实摄影的魅力和意义——如果照片仅仅是博取读者视觉上的同情,摄影就失去了最本质的价值,对于镜头下的他们也没有任何意义。在照片之外,我们可以做的事情还很多……
大学时,黄启鹏靠省吃俭用和暑期打工攒下6000多元买了第一台单反,对摄影的痴迷让他几近废寝忘食。除了课余时间,他有时甚至翘课去图书馆,仅仅一个学期,他就把图书馆所有关于摄影的书都看遍了,还记了一本厚厚的笔记。
黄启鹏一直牢牢记得,他的摄影启蒙老师对他说过:“以前时髦的东西和现在流行的完全不同,而新闻纪实摄影,则具有不可替代性,永远都不会过时。”
毕业后,黄启鹏如愿成为了一名摄影记者。对他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还是自己一直以来坚持的理想——用影像记录现实。能把爱好变成工作,对他来说是幸福的。
作为一名年轻的摄影记者,黄启鹏每次拍摄都抱着一份希望:“有时候我甚至不计回报,只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获得别人的认可,影响更多的人。”
如今入行3年,他拍过许多作品,遇过很多人,而他的镜头大多对准的都是那些被忽视的边缘人、弱势群体。为了能够拍到最真实的瞬间,黄启鹏的做法是融入他们。很多时候他甚至觉得已经在他们的故事里入戏了,和每一个被摄者一起经历的事,都是他的人生阅历,他们每一个人都对他的人生有过或多或少的影响,有的还成为了朋友。
在拍摄《艾滋新娘》这组作品时,在他口中提到最多的,不是他的作品,而是这个艾滋姑娘王琳(化名)给他带来的震动,“她真的很坚强,6年来她都一直在跟艾滋抗争,之后她查出宫颈癌,但是她欣然接受这一切,她放弃了治疗,但由始至终没有留过一滴眼泪。”黄启鹏答应王琳,为她和她男友拍一套婚纱照,甚至帮她买好了婚纱,但是最后王琳依旧没能实现这个愿望。送走王琳的那一天,黄启鹏和她的父母、男友在太平间里为王琳穿上婚纱,拍婚纱照,送走她最后一程。
之后,他还跟拍过许许多多的艾滋患者,他走近这个群体,与他们相处,体会他们的心境,他看到了他们渴望美好,坚强求生的信念,透过镜头,他想让更多人了解这些患者的世界,去理解、接受他们。
在采访中,黄启鹏总是跟我们提到“瞬间”这个词。他拍摄的许多题材,很多时候没办法用普通的拍摄手法去表现,他说,瞬间可以呈现最真实、最有生命力的画面,但却需要长时间的跟拍和对拍摄对象深入的了解,背后更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在黄启鹏眼里,他看重的瞬间,不是人们能想象到的某一个普通画面,相反,瞬间是最真实又最能打动人心的情感表达。他曾经拍过一对夫妻,妻子患有侏儒症,行动极为不便,要拍摄这个人物,如果只是呈现丈夫照顾妻子洗衣、煮饭的画面,就显得过于贫乏。在跟拍摄对象接触的三天里,黄启鹏都在寻找最能体现这对患难夫妻的画面,慢慢的他发现妻子每天看到丈夫回来时,都要很艰难地支起身子迎接丈夫——这一个瞬间,他把它永远定格了。
“我很喜欢扫街,即使不是工作的时候,我也会用心去观察身边的人。”
也许是出于对生活的热爱,又或者是记者的新闻敏感度和观察力,黄启鹏总能在那些平常人眼里最普通的街角里发现不一样的故事。
《柴火间的童年》这组作品的主人公蓉蓉,就是他和朋友在路边遇到的。当时蓉蓉站在商场边,看着家长为孩子拍照时眼神里透露出无限的羡慕。“虽然只是在街边遇到,但是看到那一瞬间,我突然觉得她的眼里,隐藏着很多故事。”之后在和蓉蓉的聊天中,黄启鹏得知她被父母抛弃,与外公外婆相依为命,住在狭小的柴火间里,她没有幸福的童年。
在黄启鹏看来,好的照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拍到的,每张照片背后都凝聚着摄影师的心血,每张照片背后的人和故事给予他的远远超过工作中获得的荣耀。
记者的路已经走了三年,谈到未来的路,黄启鹏坦言自己还在探索,“三年一个坎儿,现在我在找突破口,也在找现实和理想之间的一个平衡点。但是不管怎样,未来我都会一直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