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榕台教育试验区,在海西试点台胞办理大陆身份证,在福州率先试行两岸文字语言交流互通,加快两岸医疗和医保领域合作……翻开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的提案目录,有关进一步促进福州在两岸交流合作中先行先试的话题成为委员们关注的焦点。大胆的设想、创新的思路,让记者眼前一亮。
提案关键语:福州率先开展两岸文字语言交流
提案缘由:两岸交流,离不开文字语言,但由于两岸社会制度、生活方式不同,文字和语言也存在一些地域性差别,给双方交流带来影响。有些是相同语义,不同称谓,例如大陆讲“卫生间”,而台湾称“化妆间”;有些是语义变了,大陆的“检讨”指检查工作或生活上的缺点、错误,而在台湾是总结或研究的意思。
提案建言:台盟福州市委会在《关于福州率先试行两岸文字语言交流的建议》提案中提出,福州应先行先试,率先试行两岸文字语言交流。福州可先在机场、海关、宾馆等人员聚集区试点,公示牌除用简体字外,同时用繁体字和台湾用语进行表述;鼓励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繁体字,了解汉字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媒体报道中,有关涉台重要讲话及海西建设文件精神除用简体字外还可用繁体字表述,并适时添加注解等。
提案关键语:在平潭设立榕台教育试验区
提案缘由:福州籍台胞有70多万人,在福州的台属更有百万之众。随着近年来两岸之间的经贸、教育往来日益增多,台湾学子来大陆求学的意愿日益强烈。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区位优势明显,发展前景广阔,未来便捷的交通、完善的基础设施、优美的海岛环境必将得到海峡两岸教育界、高新人才以及两岸学子的青睐。
提案建言:政协委员陈锦云在《关于加强榕台教育交流合作,在平潭岛建立教育合作试验基地的建议》提案中提出,可以在平潭岛设立榕台教育试验区,赋予更加灵活、宽松的办学政策,给予其设置学科和专业的自主权,并在办学资金上大力支持;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出台对台学子的各项优惠政策和奖学金政策,吸引更多的台湾新生代来大陆求学。
提案关键语:台胞在闽可直接刷卡看病
提案缘由:台湾的“全民健保”与大陆的社会医疗保险性质相同。随着闽台交流交往不断深化,到福建投资并居住的台商及家属人数不断增加。台商在大陆看病,台湾“全民健保”准予报销,但要先自行交费,回到台湾后才可办理报销。不仅手续繁琐,而且两岸文字不同、医疗术语差别、医保目录差异等,造成台商回台办理报销时成功率低,不少台商因此放弃了报销或者只能回台湾看病。
提案建言:民革福州市委会在《关于加快两岸医疗和医保领域合作的建议》提案中提出,省、市卫生、劳动保障等政府相关部门应成立专门的台胞医疗服务管理机构,积极与台湾有关机构沟通,促进医疗和医保领域的互信互认互通,尽快促成我省、我市有关医院成为台湾“全民健保”的定点医疗单位,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台胞在闽直接使用“台湾健保”,直接刷卡看病;同时制订切实可行的台胞参保办法,引导长期在闽的台商、台属参加城镇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提高台胞参保率。
提案关键语:海西经济区内试办台商大陆身份证
提案缘由:目前台商到大陆来经商旅游居住,都必须办理台胞证,由公安出入境管理局对台湾同胞居留签注有效期,目前由原来的1年增加为5年,其子女也可享受办理5年居留签注。但是子女除了必须受其父亲5年居留签注有效期限制,还要受子女本身的台胞证有效期限制,两个时间限制下,往往到后来,台商子女只能得到长则2年、短则1年的签证。
提案建言:市政协委员陈奕廷在《让福州成为海西发展的亮点》提案中提出,可以直接给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台商,或者居住在海西的台湾同胞,直接办理大陆身份证,这样可以免除台胞证有效期限或是居留签证有效期限的问题。
(福州日报记者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