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
2013年04月11日 我有话说(0人参与)
6月7日18时20分许,厦门快速公交车道(BRT)金山站与蔡塘站之间,一辆车号闽D-Y7396的快1路公交车突然起火,事故造成47人死亡,35人受伤。警方在8日清晨 已确定该案件为严重刑事案,后宣布纵火人为59岁的陈水总。陈已在大火中一同丧生。
厦门Brt爆炸案震惊全国,引发人们对公交安全、道德谴责、社会公义、制度公权、弱势群体、媒体报道等全方位的反思与热议,本团队将它归结为六大议题。
6月8日8:09,据福建日报微博,死亡人数公布至47人。6月11日,经过DNA比对,除陈水总外的46名遇难者名单确认公布。这其中有儿子才三个月大的厦大博士生夫妇,有微博寻找多日的浙江传媒播音系女孩,有八名参加高考的学生……6月11日,首批7名遇难者举行告别仪式。
事发当晚,在网友对起火原因众说纷纭之际,有人重新转发2012年一个普通市民对BRT提出的几点建议,引发人们对BRT安全的思考。6月10日,微博报出一辆快1公交车路上因中门气管快速接头松动弹开发出声音,一乘客拿起安全锤就把玻璃砸了。BRT爆炸案后遗症凸显。
6月8日11:42,网友@第一球迷胖哥 贴出嫌疑人陈水总最后发布的微博,随后又有网友张贴监控录像中陈水总照片。警方随后证实陈为纵火嫌疑犯,但表示不打算公开其遗书。6月10日,厦门警方公布“6.7”公交车纵火案陈水总犯罪主要证据。但网友的质疑声并未平息。
陈水总临死前发布了十二条腾讯微博,直指他在改户口上访过程中遭遇到的各种不公平待遇,流露悲观厌世、报复社会的意图。舆情因此分流深化,一部分人开始反思社会不公与体制不公对弱势群体的压迫,而另一些人警示舆论不可因同情而抹杀陈水总之恶,大V们纷纷站队,或写文章对攻。
7日事件发生半个小时不到,微博上的信息已经开始滚动,而本地电视台整晚仍在播出歌舞节目。
6月8日陈水总临终十二条微博曝光,当即有媒体人和网友发出警示,警惕“媒体教唆”效应。
6月12日,厦门日报发表评论,题为“陈水总如此丧心病狂,全社会必共诛之”。 这种旗帜先明、批斗式的用语,引来网友众多负面评价。
6月13日,厦门日报再发《让我们携手传递正能量》一文。文中称:“回视BRT公交车放火案处置经过……在市委宣传部的直接指挥下……厦门日报社记者,深入现场,日夜奋战……体现了一个主流大报的道义和责任,得到广大市民的充分肯定;不少市民来电,称赞厦门日报的报道是及时雨、正气歌,是有担当、负责任的主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