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厦门的大街小巷

  小编时常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非洲大蜗牛(蔡东溪 摄)

  对

  就是这种“巨型蜗牛”

  不少厦门网友都有被“吓”到

  每次降雨过后

  湿漉漉的地面常常可见大蜗牛出没

  不少好奇的市民

  甚至会好奇地用手去触摸

  专家提醒

  厦门区域内的大蜗牛大多是非洲大蜗牛

  它们是一些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宿主

  建议不要触摸

  更不要食用

  小区草丛人行道随处可见

  物业组织人工捕捉

  近日

  市民丁洁下班后

  在路边的绿化带上看到了

  一些蜗牛爬出来“组队散步”

  最大的有七八厘米长

  最小的也有三四厘米长

  丁洁觉得大蜗牛爬行的画面挺有意思的

  于是拍照发朋友圈

  无独有偶

  市民蔡先生近日经过小区楼下时

  也遇到一只大蜗牛“出门散步”

  他立即拿起手机拍下了蜗牛悠闲的身影

  还赋诗一句

  但对物业工作人员来说

  这大蜗牛还挺让人犯愁

  “大雨后的清晨,小区的草丛、人行道,甚至墙壁上经常可以看到大蜗牛的身影。”航空祥郡小区物业主管康胜志说,他们大多采用戴手套人工捕捉,最近数量多的时候,两个小时内捕捉了一大麻袋。

  清理蜗牛

  小区物业人员正在捕捉非洲大蜗牛(康胜志 摄)

  他说,小区内有些小孩子看到蜗牛后会去抓起来玩,物业工作人员每次看到后都会上前劝导不要摸。

  城市中天敌少繁殖快

  建议采取人工捕捉来治理

  外地有孩子因为触摸这种蜗牛

  引发疾病

  据湛江晚报报道,居住在坡头某海岸小区的王女士称其在小区散步时,无意中发现草丛里有一只拳头大的巨型蜗牛,觉得很新奇,一时兴起便把它带回家,送给儿子当玩具,“我儿子很开心多了个新宠物。没想到,和这蜗牛玩了一会,他的手就起了许多红疹,吓得我急忙带他去医院。”

  “我家孩子喜欢去碰,还要抓回去养。孩子抓完蜗牛后,就发烧到了40度。”市民杨女士也有类似经历。她告诉记者,大蜗牛和发烧有没有直接联系,尚不明确,但医生表示,接触这种蜗牛的排泄物,可能会被病毒感染。

  最硬核的是

  还有人竟对这种蜗牛

  动了“吃”的念头

  首先我们先来说说

  这到底是什么蜗牛呢?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昆虫生态学博士谢钦铭说,市民平时看到的大蜗牛基本上是非洲大蜗牛,它在厦门分布比较广。很多小区之所以会出现“常抓常有”的现象,很大原因跟城市中蜗牛的天敌萤火虫、蟾蜍等比较少,且蜗牛自身繁殖速度比较快有关。不过,非洲大蜗牛喜欢温暖潮湿的热带雨林气候,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数量一般不会大爆发。

  谢钦铭说

  非洲大蜗牛是

  一些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宿主

  建议不要去触摸或食用

  以免被感染

  非洲大蜗牛(颜梅丽 摄)

  据深圳疾控介绍

  生在野外的非洲大蜗牛非常脏!

  它们的黏液或粪便里

  可能携带很多寄生虫和病原菌

  尤其是广州管圆线虫

  这种虫会导致脑膜脑炎或脑膜炎等疾病

  小孩子免疫力低,如果好奇去摸非洲大蜗牛,更容易中招!

  广州管圆线虫(又叫广东住血线虫)图片:John F。 Lindo / wikimedia

  广州管圆线虫进入人体后,会寄生在人体中枢神经或脑脊液中,可能引起致命的脑膜炎。

  所以

  必须要划重点就是

  别摸 别踩更别吃

  那么

  小区该如何防治非洲大蜗牛?

  对此,谢钦铭建议,采用针对性强的微生物农药配合食物诱捕和人工捕捉的方式来治理。他不建议使用毒性较强的药物,以免对其他生物造成伤害。此外,及时清理杂草、垃圾堆、乱石堆等适宜非洲大蜗牛藏匿与繁衍的环境,也可以降低其数量。

  正值夏天

  蚊虫动物的活跃度也开始上升

  除了“大蜗牛”外

  以下这些常见“小动物”同样需要注意

  ▼

  据@人民日报

  记住了吗

  不要摸 不要踩 不要吃!

  赶紧扩散出去告诉更多人

  责任编辑:郭金铭来源:厦门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