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小吃、糕点……一排统一制作的摊车整齐排列,摊贩戴着统一的帽子、口罩、穿着围裙,看起来干净卫生。近日,市民如果经过中山医院门口,会发现天桥下变了样。

  原来,这里引入了“摊规点”,设置统一制式摊车,“无序占道”变成“有序经营”,既规范经营又方便群众,获得多方点赞。

  去年以来,厦门市城管办、市执法局着力推进无照流动摊贩专项治理工作,疏堵结合,全面推进“摊规点”规划设置。如今,“摊规点”已然成为厦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的同时也增添了不少温馨和烟火气。

  有序经营

  干净卫生方便群众

  熙熙攘攘的中山医院门口,向来是各类摊贩的“必争之地”,以前,“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现象严重,乱象不少。经过一段时间整治,近日,这里引入“摊规点”,设置统一的制式摊车,规范管理,干净卫生,面貌焕然一新。

  这是岛内最新规划设置的“摊规点”,加上岛外,目前,全市设有各类摊规点88个,其中,便民服务点34处、临时市场3个,提供摊位1913个、制式摊车695个。“有了固定的经营点,终于不用打游击战了。”在集美侨英街道霞梧步行街上,近百个制式摊车有序排开,有专人负责保洁,经营环境好了,生意也兴旺起来,许多摊主对经营状况十分满意。

  家禽类、水果类、蔬菜类……在集美侨英街道临时市场,地面设置了不同的区域,各个摊贩有序规范经营。“有了这个临时市场,我们买菜方便了许多,而且市场管理规范,卫生还不错。”居民王女士说。

  去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市城管办、市执法局积极对标国际一流,着力推进无照流动摊贩专项治理工作。整治工作按照“全市统一部署,以区治理为主,市区联动,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的工作思路铺开,并围绕群众投诉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全面推进“摊规点”规划设置。

  早市、夜市;临时市场、便民服务点……目前,厦门全市设置的“摊规点”有多种多样,此外,还限制经营时段,如一片区域在上午9点前供应早餐,在下午5点后供应水果,在晚上8点后成为“小夜市”,集约高效满足多功能需求,既有效破解“流动摊贩”治理难题,又解决部分困难群众生计问题,同时也方便了市民群众生活。

  规范提升

  鼓励摊贩诚信经营

  设置“摊规点”,并不意味着管理上一劳永逸。在“摊规点”的管理上,厦门市充分发挥各方合力,推行“三重”,由原先的城管执法“被动管理”转化为摊贩主体、政府部门和市民群众三方“主动参与”,形成了更好的治理体系。“三重”就是引导摊贩“重自律”、加强管理“重服务”、规范机制“重监管”。其中,创新方式,是提升“摊规点”管理成效的一大法宝。如今,厦门市“摊规点”的管理充分借助二维码、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实现经营摊位可管理、经营人员可追踪、食品卫生安全可追溯。每月,“摊规点”还会开展五星评选等活动,五星级经营户可优先在网上进行宣传推介,被投诉且经核查属实的经营户会被降星,甚至被取消经营资格。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切实激发广大摊户的责任意识和文明理念,保障“摊规点”良性运转。

  据介绍,今年,岛外“摊规点”将因需适度放宽、布点设置,岛内则是对现有“摊规点”进行规范提升,其中一方面就是开展诚信经营宣传,与摊贩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下一步我们还将评选出诚信经营摊规点,鼓励摊贩诚信经营。”市执法局工作人员介绍说。

  此外,市城管办还将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摊规点”进行评比。一方面,通过线上测评的方式,会对各个“摊规点”进行评比并排名;另一方面,采取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对各“摊规点”经营秩序、卫生状况、文明经营等方面进行实地检查,真正把“摊规点”建设成厦门一道亮丽风景线。

  导报记者 沈华铃/文 沈威/图 通讯员 陈俊芳 陈梦璇

  来源:海峡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