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见习记者 刘晓霞 记者 陈颖旭 林风 实习生 方会杰)很多助学的爱心人士,都喜欢选择成绩较好的学生捐助,可有一个人却是专挑人家剩下的来捐,只要哪个学生没有人捐助,他不问成绩就直接出手帮忙。不仅如此,他还成立了一个高达千万元的基金,专门用于助学。
这人就是泉州万龙石材董事长郭镇义,他说他是从一电视剧中受到启发,开始走上助学之路的。
“从电视剧里,我体会到能不能上大学其实对一个人的一生有很大的影响。”所以2002年当地工会找上他时,双方一拍即合,当年他就捐助了5名贫困生帮助他们完成大学4年的学业。后来他每年都主动增加捐助名额,到今年,他资助的名额已达50名。
“只要谁没人捐,我就帮谁。”为此,2007年时,他专门拿出500万元成立专项助学基金,今年又追加1000万元。他说每当自己收到这些可爱的孩子们给自己写来的信件时,心里都热乎乎的。看到他们在社会上发挥着自己的才华,觉得值!他要继续以更多的形式捐资助学,让更多家庭贫困的孩子上大学。
贫困生档案21号
姓名:池志衔、池志舜、池志添
就读学校:福州大学、集美大学、福建师大
父母卖早餐供三个孩子上大学
靠着卖油条、豆浆,从莆田来福州的池文森夫妇十年来辛苦养大三个儿子,并把他们送入大学校门。今年,转眼又是交学费的时候,池文森夫妇心里再次没了底:三个孩子加起来高达2万多元的学费,该怎么办?
昨天上午,记者再次来到夫妇俩位于西营里的小店。顶着烈日,池文森站在蜂窝煤灶台旁忙着切面炸油条,同时还要照看另一口锅里煮着的豆浆。妻子林秀花和往常一样,带着油条、豆浆沿街叫卖去了,大儿子也在一旁帮老池的忙。
老池说,三个孩子中,一个在打暑期工,两个在家帮忙。他与妻子还和往常一样,每天起早摸黑。他说,三个孩子学费加起来起码要2万元。
为了凑学费,夫妻两人坚持每天凌晨2点起床。再热的天,老池都坚持站在炉灶边炸油条,然后妻子顶着高温出门叫卖。孩子心疼他们,每天都来帮忙。
如今,面对高达上万元的学费,池文森夫妇再次一筹莫展。“怎么办?”老池说,他们夫妇俩谁也不敢刻意去提这个话题,“每天都多干一点,希望能凑多少是多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