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面临失传的锡壶,一段坚守近40年的情结……

来源:中国泰宁在线  2018年08月01日11:02

  >>>点击进入三明频道 体验更多精彩

  在泰宁农村,千百年来保留着祭拜、婚庆等重大场合,必需使用锡器的传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也常看锡匠肩挑着风箱和小炉子,走村串巷边走边喊:“打锡壶喽!”但是这道乡间风景、这个古老行当,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已经慢慢淡出了我们的视线。

  泰宁县朱口镇梅林村还有这么一位老锡匠,他叫聂建跃,今年54岁。16岁时为了谋生,他跟着一位浙江师傅学做锡壶,后来当过兵,在部队学会了开车,转业后当起了司机。但近40年来,一得空闲,老聂就坐在自家门前做锡壶,几十年如一日。

  在老聂家中,放满了他制作的茶壶、酒壶、香炉和烛台等锡制器具,及煤炉、小铁砧、大小不一的烙铁和锤子等工具。他坐在板凳上,手里娴熟地使用着各种工具,敲打、焊接,每道工序一丝不苟,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做好一个漂亮精致的锡器。

  “锡艺学艺过程非常艰辛,它不像普通制造业一年半载就可学成,学习者必须在师傅的指导下从熔锡、剪坯等基础功练起,经常一蹲下去就是几个小时屁股不沾凳,没有坚韧的意志,往往难以坚持。”老聂说。

  令人遗憾的是,老聂没有徒弟,制作锡壶工艺在泰宁面临失传。

  不是老聂不想带徒弟,是没人愿意学。纯锡器具在现代日常生活中很少用到,又因是纯手工打制,限制了产量,赚不到什么钱;而打锡器需要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除了下苦功,还需有悟性及丰富的想象力,为客户设计出精美的造型,因此,鲜有人乐意从事这一费力的职业。

  随着年纪渐长,长时间的劳作,让老聂有时也觉得有些吃力。家人经常劝他不要做了,家里不差那点钱,但都被老聂拒绝了。在他眼里,这不是钱的问题,几十年来打锡已经成为他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是自己的追求和坚守。只要身体允许,他会一直坚持做下去,直到他干不动了为止,不让这门手艺失传。

  2017年,该镇将老聂的打锡手艺纳入了全镇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单之中,今年老聂还多次被邀请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出, 6月在非物质遗产日中亮相福州三坊七巷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下一步,镇里将进一步加强非遗挖掘、保护及传承工作,倡导非遗保护理念,提高全民参与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保护优秀传统民间文化氛围,让我们的传统文化不断流。”朱口镇党委、宣传委员林金惜表示。(熊明欢 曹小妹)

载入中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关于一把面临失传的锡壶,一段坚守近40年的情结……我来说两句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