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沙县高桥镇正地:一个有故事的村庄

来源:三明日报  2018年03月20日10:26

  >>>点击进入三明频道 体验更多精彩

群山环绕,五马归巢。

每年正月,全村人都要择时聚餐。

革命老区,堂前红星闪耀。

村口的红豆杉两个人都抱不过来。

黄发佑出示父母的“五老”人员荣誉证。

  ●乐小丽 文/图

  车子沿着沙县高桥镇东北方向缓缓行驶,平坦的水泥路宛如大师手中的笔,行云流水般绘制出一幅乡野春光图。路边马尾松和桑树交错相迎,偶见几片竹林和一座大水库,青山拢翠,绿水悠悠。突然,开始上坡,盘山而上,大约10公里,一个村庄赫然出现在眼前,这便是正地村。

  一个小小的村庄,流传着一段段故事。

  五马归巢

  正地村距高桥集镇18公里,海拔595米,辖4个自然村,共有1200多人。我们去的是主村,村民都姓黄,有130多户700多人。因多数外出打工创业,常住人口只有100多人,几乎都是老人。

  村子四面环山,五座马形山脉结穴一处,风水学上叫“五马归巢”,十分形象。

  正地山林资源丰富,有1.8万亩林地,大多是松木、桑木和毛竹林,还有天然的红豆杉群,其中较大的红豆杉有6棵,矗立在村子东南方,直径都有3米多,是目前沙县发现的最大的红豆杉,两个成年人都抱不过来。村口的那棵笔直粗壮、枝叶繁茂、树干上悬挂着一个个小小的瓦罐,为村民祈福所用。

  依山傍水的环境,让正地村成了名副其实的长寿村,村里80岁以上的老人有60几位,年龄最大的已经98岁。

  奇特的是,正地村的祖坟建在村中央,据说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去年刚刚修缮过。祖坟四周民居环绕,后面是宗祠,左侧有一口圆三角的水井。据说原本左右各一口井,宛如眼睛,看世事变化,佑一方平安。解放前,当地匪患严重,沙县大刀会的头目就驻扎于此,百姓深受其害。老人们认为是风水所致,将右侧的井填平,只余一口,不久,游击队将大刀会改造收编,自此再无匪患。

  忆苦思甜

  每年正月十二至十六,正地村全村人都不开火,老老少少集中在村北的兴进庵聚餐,连吃五天。前四天吃素食,最后一天中午晚上开荤,寓意先苦后甜。

  每到这个时候,定居外地的村民都会回老家赶庙会,吃团圆饭。大家捐钱捐物,出工出力,轮流牵头组织。牵头的两户人家每户出666元钱,其他的全凭自愿。

  3月3日,正月十六,记者来到正地村。村民们正在打白粿,杀鸡杀鸭,忙得热火朝天。双层蒸锅里炉火正旺,庵前庵内摆了18张桌子。午饭时间一到,大家围桌而坐,热闹开席。当天天气较热,有的人还撑着伞吃。

  多年来,正地村通过这种方式促进邻里之间的交流,增强了集体凝聚力。

  村民黄绍忠说,这个习俗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连村里最老的老人也记不清了。相传很早以前,村里发生饥荒,很多人没有饭吃,快饿死了。村里的乡贤和富裕人家想帮助村民度过难关,可大家都是黄姓人,宗族血亲,如果长期施粥舍米,会伤害同族人的自尊心。于是他们想了个办法,由他们出钱举办庙会,组织村民迎神,祈祷风调雨顺,村民通过自己的劳动挣一口饭吃。

  后来,这种淳朴的互助形式演变成一种仪式,改成正月十二举办庙会,全村连聚五天的盛事。

  村民们说:“春节期间,大家酒肉吃多了,吃几天素食可以调理肠胃,也可以让大家忆苦思甜。”

  文革时期,这项活动中断了,此后几十年一直没有人提起。直到2003年,在村里老人们的牵头下,正地村恢复这个传统习俗,延续至今。

  黄绍忠说:“这是宗族文化的一种形式。现在,村里人大部分都定居在外地,很少联系,年轻一辈更是互相不认识。通过这种活动,可以促进交流,增进村民的感情。”

  红色故事

  正地是革命老区,1945年12月,沙县重建闽西北特委和游击队根据地,特委机关就设在正地的隆兴洋(即现在的林洋自然村)。正地村有十几个人加入游击队,其中,村民黄隆雅用智慧和胆识上演了沙县版的《潜伏》,在当地传为佳话。

  记者找到黄隆雅的儿子黄发佑,黄发佑今年72岁,他向记者讲述了父亲和国民党斗智斗勇的故事。

  当时,黄隆雅任地方保长,聪明机灵,办事麻利,乡亲们都服他。解放战争初期,有位共产党员来到高桥开展地下工作,送给黄隆雅三枚五角星徽章,向他宣传共产党的政策。黄隆雅小心翼翼地将徽章珍藏起来,他不知道那位干部的名字,但那三枚徽章在他心里留下了红色烙印。

  黄发佑说:“我见过那三枚徽章,可惜现在找不到了。”

  因为黄隆雅在当地有较高的威望,国民党也试图拉拢他,一时间,他有些摇摆不定。有一天,黄隆雅在路上遇到一个国民党兵,已经几天没吃东西了。黄隆雅请他吃饭,还送了他一些盘缠。那名国民党兵很感激,将自己的配枪送给了黄隆雅,并告诉他:“国民党当官的只顾自己享乐,不管普通士兵的死活,千万不要给他们办事,我就是从那逃出来的。”

  没多久,林志群来到正地,建立游击队根据地,说服黄隆雅加入游击队。黄隆雅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仍然以保长的身份做隐蔽,偷偷支援游击队粮食、物资,为他们提供情报。

  国民党在沙县官庄有个仓库,藏着不少战略物资。黄隆雅和游击队商量好,由他混进仓库,跟守库的国民党兵赌博,麻痹他们,赌得兴起,守库的人完全忘了戒备。中午12时整,埋伏在外面的游击队冲进仓库,把他们的赌资全没收了,还带走了许多物资。

  游击队一走,守库的士兵连忙请援军追击。黄隆雅也跟在后头,假装给他们出主意:“快看,这有脚印,顺着脚印就能追上他们!”他们不知道,之前黄隆雅建议游击队员将草鞋反着穿,因此,他们朝着相反的方向追,哪里还能看到游击队员的影子。

  还有一次,国民党准备从福州运一批物资回沙县,走水路。黄隆雅知道后,将情报告诉游击队,游击队决定截下物资。

  由于人手有限,游击队只派了3个人执行这项任务,黄隆雅是其中之一。其他两名游击队员有配枪,黄隆雅没有。

  他们埋伏在离县城不远的一座竹林里,那里是船只入城的必经之路。很快,押运物资的船只出现在视线中,船上有十几个国民党兵,个个都有配枪,如果硬抢,敌我实力悬殊肯定是抢不过的,怎么办呢?

  3人一合计,决定唱空城计。

  船行到竹林下,其中一名游击队员朝天开了一枪:“前面的船,停下!”

  船上的人全神戒备,犹豫着要不要反击。这时,只听到竹林里沙沙作响,听声音至少隐藏着上百号人!

  敌军一看我方人多势众,吓得赶紧靠岸卸物资,开着空船跑了。

  原来,3名游击队员想了个办法,他们用绳子将竹子一根一根绑起来,3个人拉着绳子在山上跑,竹子晃动,发出沙沙的声音,好像漫山遍野都是人。吃过游击队不少苦头的国民党早就成了惊弓之鸟,没等细看就投降了。

  当时,沙县像黄隆雅这样的人很多,据人物传记《传奇青年林志群》中记载:“游击队乡、保、甲长采取两面手法,晚上通知贫苦农民躲兵、抗税,为游击队提供物资和情报。次日带着国民党抓兵、征税,使国民党在农村‘眼睛瞎了,耳朵聋了,甚至全身瘫痪’,成为闽西北特委工作中的一大特色。”

  可惜,“反右运动”中,黄隆雅被迫害,发配到北方劳改,环境苦寒加上心中愤懑,于1960年郁结成疾,吐血身亡,年仅44岁。

  文革结束后,国家为黄隆雅同志平反,为他颁发了“五老”证,追认他为“老交通员”,其妻子为“老接头员”。黄发佑向记者展示了父母的“五老”证:“当时是手写的,我父亲的年龄都写错了。”证件上,黄隆雅连一张照片都没有留下,令人唏嘘。

载入中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关于三明沙县高桥镇正地:一个有故事的村庄我来说两句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