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探秘千米高山上的五龙山寨

来源:三明日报  2018年01月16日10:16

  >>>点击进入三明频道 体验更多精彩

第二个寨门保存得非常完好。

石墙向山顶蜿蜒延伸。

由五龙山向下望去,山峦起伏,犹如五龙戏珠。

  ●林军文/图

  建宁县客坊乡和宁化、江西广昌接壤,因其地势险要,自古以来,就是兵匪争夺重地。

  客坊乡有不少大大小小的古山寨,如:太平寨、马尾寨、羊角寨、西华山寨、大脑寨等,古山寨之于客坊,是不可忘却的记忆,它们的存在,记录了古代的生存现实,也是历史文化的最直接传承。

  五龙山寨坐落于建宁县客坊乡中畲村五龙山顶。五龙山,海拔1085米。民国版建宁县志卷二山川记载:由邱坊隘右发一支为五龙山,山高而大,山之巅有塘,曰无忧水,四时不涸。山之下有潭,潭有石如印,曰印石。山之麓有古刹,相传为张禅师示寂处,乡人祷雨辄应。山之西北属宁化,东南属建宁。据客坊乡外坊刘氏族谱记载,五龙山寨始建于梁开平二年甲子(904年),距今1100余年。

  五龙山寨,是客坊数十个山寨的代表,山寨坐南朝北,略呈长方形,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137米,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规模宏大、颇为壮观。山寨分上下两层结构,均系石头垒成,石墙最高处约10米,顶宽约3米。有三个寨门,皆用条石砌成,分布在三个不同方向,寨门设计成转弯形,能起到很好的防御作用。山寨中间还有类似小的围墙建筑,估计是用来休息的场所。古山寨是中畲、水尾、源头、坳头等客家先民躲避兵匪入侵的场所。

  五龙山寨地势独特,东高西低,站在山寨可以遥望两省三县的秀美景色。这里有着丰富而古老的杜鹃花,每年春天,满山杜鹃灿若云霞,蔚为壮观。由五龙山向下望去,山峦起伏,犹如五龙戏珠。山下的石子岭自然村和对头岭自然村,仿佛活化石一般的民居,记录了建宁山区先民的生活。据说,山寨内过去还有四季不枯的泉水,可供上百人饮用。民国版建宁县志收录古人诗中写道:五龙山上五龙游,龙去山空草木秋。云拥石坛横海气,月吞松榻涌潮头。

  山寨中许多石屋的屋顶已坍塌,只剩下残垣断壁,虽然残旧,却丝毫不减它带给我们的震撼。五龙山寨用它的每一块石头,诉说它沉重的历史。据客坊乡刘氏、谢氏族谱考证,中畲、水尾、源头、坳头等村的村民,都是永嘉之乱后一批又一批从江西赣州、抚州一路逃难到这块杳无人烟的地方的汉人。他们饱经动乱的苦楚,便邀集村民自发在山顶上,垒筑山寨,防范兵匪的糟塌。他们一代又一代,在没有任何运输工具的条件下,硬是用人工把一块块千斤巨石,从山脚下扛上山顶。可想而知,这里的先民为保存生命,繁衍后代,经历了多少艰难困苦。每当土匪进犯时,村民鸣锣击鼓,听到这一声音,手无寸铁的客家先民就会携男女老幼赶紧上山进寨。等全部村民进寨后,紧闭石门,寨内用平时早就准备好的大小石子堆放在城墙上,用来击退进犯之敌。坏人无法入寨,便不战自退。山寨为这里的客家人繁衍生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五龙山下,有一个村庄,叫中畲村,这里沿袭着一个奇特的风俗——过两个年。为什么他们要过两个年呢?这里有故事。

  话说南宋时期天下大乱,无恶不作、烧杀抢掠的番兵长驱直入,直逼中畲村,中畲村村民为了自身安宁,在邻近村庄的高山上筑起了山寨,山寨上挖掘了掩体,放置了大量的滚石、滚木,建立了火枪队、弓箭队。番兵遭遇了村民的多次抵抗,战事一直拖到了年关。农历腊月三十,村民们家家忙着过除夕吃年夜饭,突然火光冲天,杀声四起,山寨被窥视已久的番兵攻陷了,村民只得四处逃散,春节也没过成。第二年农历六月十八这天,被番兵打散了的村民不约而同地回到了村里。大家久别重逢,悲喜交加,感慨万千,这时村中的长老提议:补过一个年吧。全村人对此一致赞同,从此,农历六月十八这天家家户户贴对联,点香灯,放鞭炮,打糯糍,杀鸡宰羊,大宴宾客,就形成了农历六月十八日“过半年”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如今,历经千年风风雨雨,饱受了硝烟弥漫的战火,五龙山古山寨依然昂首于五龙山巅,坚固如初。山寨的规模、景观,对游客有一定的吸引力,但知名度尚不高,且到达山寨的交通极为不便,从建宁县城到客坊有将近80公里的路程,并且,客坊乡到中畲村的道路狭窄难行。对此,中畲村谢书记有个心愿:这样的千年古山寨,为保护当时客家人的性命,起到巨大作用,希望能把它们进行整体规划,实施修缮开发。

载入中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关于建宁:探秘千米高山上的五龙山寨我来说两句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