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祭灶习俗

来源:三明日报  2018年04月12日16:29

  >>>点击进入三明频道 体验更多精彩

  ●罗榕华

  有锅必有灶,有灶须支锅,锅灶相伴相生。厨房被沙县人称为“鼎间”,意思是有“锅灶”的房间。厨房的管理者是谁?灶神也。灶神也称灶王、灶君、灶王爷。职衔为东厨司命九灵元王定福神君,职责是掌管全家祸福,即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司饮食之神。栾保群编著《中国神怪大辞典》说,灶神之祭,起源甚早。自王之七祀以至平民一祀,均祭灶神。《礼记·祭法》:“王立七祀,曰司命,曰中霤,曰国门,曰国行,曰泰厉,曰户,曰灶。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至于后世,灶神被尊为“一家之主”,不唯主饮髓,且有司命之责。由此,灶神又被认为是玉帝派遣到人间监察善恶之神。

  沙县的年味是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傍晚的那一挂鞭炮声开启的。那天俗称“小年”或“祭灶节”。全国各地都有祭灶的习俗,祭灶也叫送灶神上天。北宋大词人范大成的《祭灶词》云:“古传腊月二十三,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鱼羊鲜,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来利市归来分!”

  祭灶当日,家家户户都要把灶台、几案、锅碗瓢盆收拾得干干净净。先把墙上的旧灶神像揭下来,在香炉前焚化,表示灶神已上天,然后贴上新的灶神像。神像两边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东厨司命主,本宅水火神”“调和鼎鼐神仙府,燮理阴阳宰相家”等对联。早早准备晚饭,点烛燃香,摆上茶水三杯、米酒三杯、桔子、花生、灶饼等祀品,并奉上糖果(冰糖)和甘蔗,好把灶神爷的嘴“甜”住,使他上天庭不至于乱说话;据说此做法就是为了讨好灶神,“堵”住灶神爷的嘴(多少有贿赂嫌疑),并唱《送灶歌》:“廿三廿四上天朝,卅年瞑(大年夜)下来吃糍婆(糍粑),小孩说话勿计较,好言请记牢,坏话撂一边……”期望他们“上天凑好事,回宫保平安”,并把吉祥福禄在返程下凡时带回给主人。此时,看热闹的儿童也不闲着,在一旁唱着儿歌:“红桔红红,鞭炮嘭嘭,冰糖甜甜,灶神公上天。”

  北方谚语云:“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太太要副新裹脚,老头子要顶大毡帽。”南方祭灶仪式相类。祭灶结束,各家开始蒸年糕、炸豆腐、舂糍粿、杀鸡宰鸭备年货,亲戚朋友互赠礼品(沙县民间俗称“搬年”)。年三十,灶王爷与诸神会返回人间过年。因此,除夕夜又要把“灶神”接回家,各家各户在灶台摆上供品,点香烛,放鞭炮,接灶神公回家。热闹的“接灶”、“接神”仪式,民间俗称“接元宝”。

  祭灶的日期各地并不一致,但以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两天为主,即所谓“金三银四”。也有少数地方和人家,如船民是二十五祭灶,这便是“官三民四旦家五”一说。民谚云:“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蒸枣山;二十八,贴年画;二十九,去买酒;年三十,吃饺子;年初一,躬脊儿……”三明地区各地祭灶礼俗摆件虽略有不同,时间却几乎是腊月廿三(宁化、清流是廿五)。有趣的是沙县祭灶是两天,分别是腊月廿三和廿四。即城关人腊月廿三祭灶,乡下人腊月廿四祭灶。何故?细问原因才知,聪慧的沙县人担心灶神爷去天庭“汇报”工作的路上人流太多,会造成交通拥堵,故意错开一天,分流使之顺畅。

  沙县人对灶神尊重还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常日里,忌触犯灶神、忌双脚翘灶前,饭后须及时洗刷锅灶,忌灶前杀生、啼哭。逢年过节,鸡鸭鱼肉、米粿糍粑蒸熟后,优先敬祀灶君;做灶要择吉日,农历初一、十五焚香祭拜,遭遇疑难事,必祈求灶神消灾化解,以获圆满幸福。

载入中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关于沙县祭灶习俗我来说两句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