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大潮纵横激荡
厦门同安这片发展热土上
更激扬着汹涌澎湃的奋斗热潮
十年春华秋实
富美同安栉风沐雨而来
历披荆斩棘之变
如今用数字“总结”
地区生产总值连跨“4个百亿”台阶,达到640.36亿元,年均增长13.3%,位居全市第一;
财政总收入从38.85亿元提高到114亿元,年均增长12.5%;
商事主体总数从2.9万户跃升至11.4万户,增长290%;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1192亿元,相比2013年增长了近两倍。
十年奋斗,同安跨入全国百强新城区的行列。
这十年,是同安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年。90多万同安人民牢记嘱托、踔厉奋发,以奋斗者、实干家的风姿风采,坚持“产城人文”深度融合,抓创新、促转型,“产业”的厚度不断夯实;塑品质、提能级,“城区”的广度加快延展;惠民生、优治理,“人文”的高度更加彰显,开创了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千年银城同安正从我市北部的农业大区蜕变为高素质高颜值的品质城区。
产业有厚度
坚持工业强区产业惠民
高能级项目纷至沓来
同安,是一方被寄予厚望的热土。伴随厦门时代、海辰新能源、厦门科学城等高能级项目及创新平台的落地,外界对同安的传统认知也正悄然发生改变。
去年12月底,时代新型锂离子电池项目(一期)在同安正式开工建设;今年夏天,海辰新能源的M1智慧工厂顺利投产,新布局的5条现代化生产线开足马力生产;“九八”投洽会期间,厦门时代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项目一期在同翔高新城洪塘片区开工……同安新能源产业从0到1的布局速度让人惊讶,这背后正是锚定高能级项目,紧抓产业转型升级的结果。
用高质量项目来推动高质量发展,同安始终把打造产业平台放在首位,矢志不渝打造区域竞争最大比较优势。每一次集中开工建设项目绝大多数都位于同安新城、同翔高新城等产业平台,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同安新城,厦门科学城核心区已经落地了I号孵化器等科创平台,正加紧布局信息科技、智能家居、现代服务业和数字文旅等新兴产业项目。截至目前,新城“创谷”“智谷”“云谷”的注册企业已经超过300家。
在同翔高新城,新能源产业高地雏形渐现,除了电池和储能项目外,新能源汽车的整车项目也取得突破,高新城内以京东、顺丰为代表的智慧物流产业同样发展迅猛,带动产业链群集聚发展。
在工业集中区、轻工产业园,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持续加快,银祥、金牌、保沣、百路达等科技研发投入比例逐年攀升,“绿色工厂”“黑灯工厂”以及全自动物流仓库等加快建设,构成了同安先进制造的要素矩阵。
“一大批高能级项目的落地,有力塑造了同安的城市形象、产业业态和增长动能。”同安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年来,同安坚持工业强区、产业惠民,培育壮大新材料新能源等7条产值超百亿产业链,待“行业航母”级优势企业落户达产后,同安区可望新增年产值超1500亿元,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将实现翻倍。
城区有广度
新城崛起老城更新
城市品质能级实现双提升
拉开骨架,向南向海!
这十年,同安跳出一隅天地宽
党的十八大以来,同安加快扩大城区框架、拓宽发展格局,新拓城市发展空间15平方公里。同安新城、同翔高新城同安片区建设全面提速,成为推动同安美丽蝶变的新引擎。
高于岛内标准规划建设的两大新城就是典型的代表——在同安新城35.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自然与产业完美相映,演绎出产城人融合的生动景象,智谷、云谷、创谷不仅成了城市新封面,更是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孵化器。
与同安新城相距15公里的同翔高新城是同安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地,也是同安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如今的同翔高新城正遵循“以产兴城、产城融合”的发展路径,按照“组团发展、功能互补”的定位,加大力度推进片区开发建设,助力全市发展提速,产业能级提升。
(黄嵘丨摄)
将目光投向北部的老城,城市有机更新伴随着文明创建工作同步推进。以厦门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为契机,同安倒逼城市环境品质大提升,全方位提升城市形象、城市环境、城市风貌,加强对孔庙、老县衙、双溪湿地等人文自然资源的保护利用,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58个,惠及1.2万户居民。
如今,走在同安的大街小巷,高标准打造的基础设施保障、慢行交通网络、人居环境品质、城市标识、人文氛围等,让这里的每一条街道、每一条河流、每一栋建筑都成为优美风景。
随着跨岛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同安正以更具全局性的视野“跳出同安发展同安”,两大新城的华丽转身,地铁6号线的加快建设,进出岛通道的规划实施,同安至岛内的时空距离持续缩短,也助力同安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城市品质、城市能级实现双提升。
人文有温度
完善配套服务设施
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厚重的历史积淀
是同安最强的辨识度
在推进富美新同安的建设进程中,同安人深谙,除了产业的厚度、城市的知名度,民生的温度和文化的高度不可或缺。
如今,安居之下,同安的好日子如歌。十年来,同安把近80%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用于民生社会事业,扎实推进教育、医疗、社区、乡村等补短板工程,有效缩短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环东海域医院)
十年间,全区新增7.6万个学位,省“两项督导”获评双优秀;新改扩建9家基层卫生院,新增医疗床位1434张,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更高品质的医疗服务,岛外最大的综合性三甲医院——环东海域医院即将建成投用。在社会保障方面,同安投入59.85亿元社会保障资金,率先推行“三险合一”,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参保人数全市第一。
民生的改善依靠群众也最终惠及群众。目前,同安还在不断推进城市公园、全民健身场所等建设,充分利用城市空置场所、闲置空间高品质布点居民生活服务配套,让群众的获得感越来越强。
在厦门最偏远的高山两村,军营村和白交祠村的村民们牢记习近平同志的殷殷嘱托,坚持“山上戴帽 山下开发”,把绿水青山一点点地变成金山银山。作为厦门最大的农业区,高山两村展现出的乡村振兴有效举措已经在全区各地开枝散叶,一村一品的产业支撑,乡风治理的文明之举,吸引了大批年轻人返乡创业,也让同安打造“全市乡村振兴样板区”的目标更加具象。
与此同时
在银城这片古老的大地上
文脉赓续、绵延不断
前不久,孔子文化节在同安孔庙举行,“儒行银同 文教昌明”的主题深入人心。这些年来,同安一直致力于扩大孔子、朱子、苏颂文化节品牌辐射力影响力,传承弘扬同安千年古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人心,文化自信不断增强。
同安这十年,走过产业转型、创新驱动、城市更新、文脉赓续等重大历史步伐,成长如蜕,许多个全区仅有的“唯一”,在实现一个个精彩跨越后,发展成为领跑的“第一”,也让富美新同安的画卷显得更加靓丽、饱满,而这些成绩也激励着同安人民不断奋勇向前。
“智造”升级
乡村振兴
生态治理
教育惠民
关键词
01
产业转型
●新能源产业
截至目前,同安新城“创谷”“智谷”“云谷”的注册企业已经超过300家;同翔高新城新能源产业高地雏形渐现,新能源汽车的整车项目也取得突破。
●传统产业
银祥、金牌、保沣、百路达等科技研发投入比例逐年攀升,“绿色工厂”“黑灯工厂”以及全自动物流仓库等加快建设。
02
城市更新
●新城
同安新城、同翔高新城同安片区建设全面提速。
●老城
加强对孔庙、老县衙、双溪湿地等人文自然资源的保护利用,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58个,惠及居民1.2万户。
03
民生服务
●教育
十年间,全区新增7.6万个学位,省“两项督导”获评双优秀。
●医疗
新改扩建9家基层卫生院,新增医疗床位1434张,岛外最大的综合性三甲医院——环东海域医院即将建成投用。
●社会保障
投入59.85亿元社会保障资金,率先推行“三险合一”,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参保人数全市第一。
数据
01
地区生产总值
十年来,同安区连跨“4个百亿”台阶,达640.36亿元,年均增长13.3%,位居全市第一。
02
财政总收入
从2012年的38.85亿元提高到2021年底的114亿元,年均增长12.5%。
03
商事主体总数
从2012年的2.9万户跃升至2022年上半年的11.4万户,增长290%。
04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2022年达1192亿元,相比2013年增长了近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