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泉州网

  或追忆先师,或咏风吟雪,或感怀际遇,抑或指点江山、激扬情怀,其背后往往都有故事

  或追忆先师,或咏风吟雪,或感怀际遇,抑或指点江山、激扬情怀,其背后往往都有故事

  □记者 吴拏云 文/图

  核心提示

  “古洞餐花处,萧然物外情。月流千树影,杯度两江声”。原来古人在清源洞外,还能听到远处的江涛声啊。今年我们似乎遭遇了一个“假冬天”,快到12月了,气温还一直在20℃到30℃之间徘徊,差点让人遗忘了往年严冬里还有风霜雨雪。温陵古诗词浩如烟海,其中为我们描绘泉州之冬的数量颇丰。这些诗词歌赋,或咏风吟雪,或感怀际遇,抑或指点江山、激扬情怀,其背后往往都有故事,甚至发人深省。今天就让“温陵志”带大家一起去品味历代泉州名人留下的一些吟咏冬天的诗词歌赋吧。

  欧阳詹曾在洛阳桥与亲人故友话别

  为苏东坡而设的一场冬祭

  在泉州,许多姓氏族群都有冬祭风俗。冬祭是为祭祖,祭祖是一种祖先崇拜,氏族之人认为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会时时刻刻关心和注视他们的子孙后代,尘世之人要通过祭祀来祈求和报答列祖列宗魂灵的庇护和保佑。清末之时,泉州有一群爱诗之人,他们流行在冬祭之时凭吊苏东坡老先生。且来看清末进士、刑部主事陈棨仁的《东坡先生日,邀同喈南、澂甫、咏樵及棨仪、棨伦两弟绘像设祭,因纪以诗》,此诗曰:“冬十二月日十九,侪辈邀祝髯翁苏。泚毫试填笠屐像,不似之似神则腴。高堂粉壁净如扫,缣素一展春凝酥。有花一枝果一孟,有酒一盃茶一壶……瓣香愿下峨眉拜,才薄四顾空峙公式。纸窗竹屋灯光孤,雪花如掌风声粗。南飞鹤影凌空虚,中山醪碧湛醍醐,酹公三釂公归乎?”

  离相院为千年古刹,此为寺院大雄宝殿。

  东坡先生的诞辰是农历十二月十九日。所以在这天,陈棨仁和他的桐荫吟社诗友们,七手八脚地涂绘了一幅苏翁头戴斗笠、脚踩木屐的画像,挂在厅堂里便郑重其事地祭拜起来了。全诗太长,笔者只截取了其中片段。从诗句中可以得知,棨仁他们供奉的祭品有花、果、酒、茶等。其他的也就罢了,这酒是真的讲究,用的还是远近闻名的中山松醪。据说苏东坡在定州当官时,曾将亲手酿制的酒称为“中山松醪酒”。后来,苏东坡还曾作《中山松醪赋》,赞此酒“叹幽姿之独高”。陈棨仁等人特献此酒为祭,足见对祭祀的重视,亦可看出他们对东坡先生是发自内心的崇敬啊。

  冬季,大多寒风呼呼、霜雪连天,令人为之心颤,所以也是忧思萌生的季节。南宋泉州名士丘葵(字吉甫,号钓矶翁)也曾在冬天里追忆先师,并写下《哭矩斋先生》:“蚤悟官为祟,晚将家付儿。公今成佛去,仆尚是人猗。柿叶收遗墨,梅花忆赠诗。自嫌闻道晚,有泪哭先师。”后来,丘葵受恩师矩斋先生的影响,淡泊名利,终生隐居海岛,成就了一段隐士传奇,他的人品、学问迄今为世人所敬重。

  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亦曾于冬日发哀思,他的《哭陈北泉外兄》一诗曰:“结发看看为弟兄,百年大半绊虚名。清源久约投簪去,北野相将入梦清。暂仗天威开宝剑,惊闻来雁带哀声。最知近古如兄少,没后人追月旦评。”俞将军的这位外兄陈北泉在身故之后,仍有人给予他“月旦评”(即品评人物及其诗文书画),想必亦是一位名士。奈何笔者不识其人,无从探究他与俞将军的故事,尚望方家指点迷津。

  秦系曾寓居九日山,其所住的山峰后来被称为高士峰。

  诗赋描绘山川丽景

  古时冬天里,因为天气寒冷,人们出门游历、山川览胜之类的活动便会相对较少。但对于有着“旅游癖”的名士、诗客们来说,霜风雪雨根本无法阻止他们外出采风的热情啊。这不,退休老宰相李邴就在冬天里前往南安九日山“踏勘”琴泉轩去了,他在《琴泉轩次韵》中吟咏道:“但怪朱弦韵枯木,那知古涧坠寒泉。鸟啼静夜应传谱,风入寒松似续弦。妙体难寻斤断处,高吟宁坠膝横边。饮光到此如欣舞,笑倒横门逸格禅。”南安九日山中菩萨泉附近,原有无可法师建造的“琴泉轩”,堂中所挂的“琴泉轩”匾额还是大儒朱熹亲题的,为文人墨客雅集吟咏宴乐之所,惜今已圮废。李邴于南宋时累官至宰辅之职,后寓居泉州长达17年,并筑室泉州城内,算得上是南宋时期的“新泉州人”。从他的诗句中,我们倒是可以领略到琴泉轩景色之一二。

  黄国鼎和詹仰庇曾游南安雪峰寺

  离九日山不远,还有莲花峰胜景。莲花峰位于南安桃源村境内,海拔120米,山巅有岩石一簇,状似八瓣莲花,故而得名。相传该峰为南海观音驾前的莲花仙子所化。峰下有一石亭,内奉南海观音大士。曾任泉州同安县主簿的朱熹游历至此,赋得《莲花峰次敬夫韵》一诗曰:“月晓风清坠白莲,世间无物敢争妍。如何今夜峰头雪,撩得新诗续旧篇。”(诗题所称的“敬夫”即指张拭,与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更早之前,北宋的光禄寺卿、晋江人林玘亦曾咏颂此峰,其诗《莲花峰》曰:“天开八瓣莲花峰,神龟引子巢其中。千年皮骨老化石,玉色不与凡工同。”将莲花峰的特色描述得入木三分。

  德化偏居山地,海拔较高,冬季常见霜雪。王雍,字在云,明代德化雷峰肖坑人,历任浙江云和、富沙知县。他的《九仙岩》写道:“凭凌绝壁倚层空,怪洒珠花傲雪红。半壑龙池神物伏,千寻彼岸铁桥通。鸟文印石封苔古,鸿笔干霄望气东。却喜头陀茶供礼,潇潇两腋自生风。”德化九仙山,山上奇岩兀立,怪石遍布,有灵鹫岩、龙池、仙棋坪等,观王雍之诗,明代山上还建有寺庙九仙岩,该岩寺“凭凌绝壁”而建,显得奇峻无比。

  王贞,浙江永嘉人,明太祖洪武九年(1376年)任德化知县。他亦有诗颂德化美景,其《金液洞》一诗曰:“金液洞天山万重,洞门无锁白云封。龙光长现秋池剑,鹤梦偏惊晓殿钟。五夜丹霞明绝壁,四时苍雪落长松。飙轮风马群仙至,会送幽人出翠峰。”(金液洞为元始建道观,今称金液洞寺。在德化县西南的金钟山南坡。元至正间,道人吴济川、徐友山先后坐化于此。)凌辉,字邦辉,德化葛坑田地人,明永乐十年(1412年)进士。历任广东道、河南道监察御史、江西按察副使,参与编修《大明一统志》,又纂修《德化县志》。他对德化香林寺情有独钟,其《重游香林寺》诗称:“重上危楼思豁然,倚栏点缀旧山川。身超世界尘嚣外,目断中天沓霭边。郁郁苍松经雪月,萧萧翠竹洒风烟。回思昔日登临处,瞬息如今又十年。”可见他在十年间对香林寺惦念不忘。如今的香林寺位于葛坑镇湖头村,为德化四大名古寺之一。说到德化名寺,又怎能不提戴云寺?明神宗万历间任德化知县的杨文正,曾作《戴云寺》曰:“云间突兀画难图,朝夕晖阴气象殊。洞壑留寒长护雪,松萝抱石欲侵途。佛国何年遗只履?龙浔今日蹑双凫。眼前风物流传旧,好向如来证法符。”诗文颇具禅意。

  泉州地区的名山名寺不胜枚举,安溪人詹源有《登泰湖岩》:“泰湖名特重,腊月更跻攀。好鸟深藏竹,幽僧少出山。骤来如晤道,坐久不知还。童冠讴歌起,遥听夕照间。”呈现安溪泰湖岩庙宇的清幽。晋江人陈琛有《清源山南台岩》:“松柏参差间石楠,藤萝藉手到仙庵。清来涧水寒生北,紫染帽峰秀出南。净土抽茶堪慰渴,晴云欲雨不为岚。炉薰柏子留天使,诗酒从容半日谈。”为我们奉献清源山上南台岩的美好景色。惠安崇武人黄克晦,以布衣身份游历八方,他曾留《登宝盖山》,诗曰:“乱嶂江边出,大孤山最孤。鲛宫依断石,僧路入平湖。急雪飘难聚,飞禽过自呼。青天憎独立,谁复插浮图。”石狮宝盖山高耸于江边的形象呼之欲出。

  安溪泰湖岩

  一个人游玩太枯燥了些,明万历戊戌(1598年)进士黄国鼎就曾陪司寇詹仰庇同游南安雪峰寺,他的《游雪峰同詹司寇前韵》道:“岩岫青霄近,层楼带雪凉。云封碑字古,风度磬声长。洞口千年树,佛前一炷香。主人欣下榻,不觉夜沾霜。”

  光有眼球享受怎么行,听觉上也应有一番陶醉才是。胡长弓(字希圣,晋江人,登进士,宰会稽)在法石寺便听到潮水声和钟声——《次法石寺即事韵》:“近郊来往熟,驯犬向人迎。半是吟将老,何时隐得成。日明山景合,潮落海痕生。归路霜钟外,微闻三数声。”可惜,现在到该寺,更多的是听到路上汽车的轰鸣声。

  蒲寿宬的《心泉学诗稿》里有一首《游西岩》:“谁扇洪炉欲煮铁?一寸如冰不曾热。岁寒心事梅花知,炭事如何与冰说?西岩结屋烟作罩,斑斑不露如隐豹。人生大欲刚断除,静处生涯乃仁乐。碧梧翠竹如琅玕,寒泉玉珮鸣珊珊。终焉为计亦不恶,岂知白日生羽翰?翻思一夜钟鸣时,先生高卧如希夷。何人更嗔瘴鬼虐?及锋而用皆惊疑。荐泉采菊想遗迹,奚其与侣昌黎伯?薰莸已定人所知,聊把曾游记岩石。”在西岩古寺里一边烤着炭炉,一边心事重重地想着人生里的风刀冰剑,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据泉州文库出版的《心泉学诗稿》校点后记所述,蒲寿宬,号心泉,南宋末至元初泉州回族著名诗人。他与弟弟蒲寿庚性格、素养、志趣决然不同,厌恶经商当官,爱好清淡闲逸,广交友朋,吟诗作赋。以前小说野史都说是蒲寿宬唆使其弟蒲寿庚叛宋降元,其实不然,现代史家陈垣等人考证,蒲寿宬是爱民好官,不会诱弟降元。他与前辈爱国贤宦、诗家刘克庄,爱国诗人丘葵都是挚友,互有诗篇唱和馈赠。所以,笔者在这里也想替这位古人叫个屈,是不是应该还他清白了?另外,蒲寿宬的“宬”字,很多人把它写成“晟”或“公式”,但据学者考证,“宬”字才是正确写法。

  莲花峰上留有众多摩崖石刻

  张瑞图的“厌世”情结

  能在严冬里顽强绽放的,仅有寥寥几种植物吧。梅,是最常见的一种。古代,诗人冬日咏梅几乎成了一道必走的“程序”。丘葵《钓矶诗集》中就有《次放翁梅花韵》《颜北城有约看梅徘徊花下》两首专门用来咏梅的诗篇。《次放翁梅花韵》:“冰崖雪谷物未芽,造物破荒开此花。神全形枯近有道,意庄色正知无邪。坚贞正要饱忧患,放弃何遽愁幽遐。移根上苑亦蚤计,竹篱茅舍真吾家。平生自嫌亦自许,妙处可识不可夸。金樽翠杓未免俗,篝灯为试江南茶。”《颜北城有约看梅徘徊花下》:“千林共摇落,老树独蜿蜒。玉立无人处,黄昏欲雪天。临风情脉脉,倚竹静娟娟。身世寒香里,相看意已仙。”反正就是怎么看梅花都对眼。

  明代晋江人、著名理学家蔡清写下《月梅》:“冬里有春一味清,不因风雪不知名。问渠知己有谁在,月在天心人在庭。”似乎已将理学融入诗句之中,婉约而又令人回味啊。金丽泽,字石可,江苏武进人,明末以拔贡授德化县篆。他写《小春梅信》则是为了在课士日里拿出来为德化诸生作示范的,该诗云:“岫老云荒翠色沉,一枝聊复见天心。非贪日午烘晴暖,翻爱霜严表节深。东阁诗家将有兴,孤山处士欲微吟。莫言春色尚迟我,看取清香次第寻。”严梅与严师,相得益彰。晚清监察御史、泉州人陈庆镛亦是爱梅之人,他有《题戴云帆寒斋味雪图》:“寒木雪作花,东风开万树。山斋酒方熟,对此作寒具。至味莫如水,元阴变为素。君本素心人,以淡与泊遇。心餐胜口餐,含咀忘朝暮。”明代广东按察司副使、惠安崇武人戴一俊的女儿戴云,赋诗清丽,极有灵性,时与其相公朱又孺联吟,有《唱和集》二卷。戴云的《咏落梅》曰:“瘦瘦花枝出女墙,冰肌玉骨逞霓裳。任教霜雪欺还妒,片片飞来到地香。”为读诗之人送来了梅花的幽香。

  卢琦著有《圭峰集》

  不光是梅,松也是冬咏的“必备佳品”。唐代进士、福清人翁承赞,累官右拾遗、户部员外郎,晚年寓居南安官桥,著有《昼锦集》等。翁承赞写的《松》称:“倚涧临溪自屈蟠,雪花销尽鲜花干。幽枝好折为谈柄,入手方知有岁寒。”清代翰林院庶吉士、南安人洪科捷,亦留下《松雪》一诗:“森森雪干拥清都,历尽穷冬心不渝。偃盖连云凝秀丽,悬池带月晃虚无。寒飞玉屑标贞质,冻绕龙鳞老白须。伫看东风吹泮涣,青葱不改旧时图。”把飞雪时节里的老松,写得活灵活现。

  有松岂能无鹤?明代“果亭山人”张瑞图曾作一诗《果亭双鹤翮成飞去,庄迟轩为余作招鹤之歌。闰十一月翩然归来,距去时半载矣。喜作柬迟轩》:“招鹤高歌和者稀,翩然清唳远还归。与君律吕真相应,似我云霄已倦飞。载向扁舟双皎皎,栖当华表各依依。能来更赋鹤归引,不数千年丁令威。”丁令威是中国道教崇奉的仙人,传说他成仙后化身为仙鹤。张瑞图虽曾贵为大学士,但内心依旧向往天高海阔的逍遥生活。在他的这首鹤诗中,固然是在写与果亭双鹤的相互依恋之情,但也隐约透露着困倦世俗的心态。(果亭是东湖的一处茅草屋,张瑞图曾流连、蜗居于此。)

  永春人颜廷榘,也写松与鹤。他的《万松巢鹤》一诗曰:“松风瑟瑟复萧萧,有鹤翩然下碧霄。云际危巢千岁结,空中清唳一天遥。灵雏拂羽金花坠,紫茑牵丝白云飘。自是瀛洲仙品异,骞飞安肯受人招。”给后人留下了当时魁星岩丽景的美好画面。

  当然,诗人也不光会写仙气飘飘的诗,有些“异类”诗也很抓眼球,如清末进士、南安人吴增的这首《蕃薯杂咏》:“煮得薯汤解宿酲,一瓯擎出紫霞清。色香味可称三绝,奚减东坡玉糁羹。”诗里诗外都是色香味俱全,不仅醒目,而且开胃。

  陈琛曾游历清源山南台岩

  没有御寒被褥的何乔远

  人生在世,有离别也有重逢。人们常说,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一定会好好看看那里的人和那里的景。其实透过一些诗歌,那人、那景也可以宛若眼底的。唐代国子监四门助教欧阳詹曾在洛阳桥中亭与亲人故友话别——《泉州赴上都,洛阳亭留别舍弟及故人》:“天长地阔多歧路,身即飞蓬共水萍。匹马将驱岂容易,弟兄亲故满离亭。”离别哪有那么容易,离愁重得连马匹都难以拉动,是不是?

  明代榜眼、晋江人杨道宾,居家孝友尽诚,与人煦温。他的《无题》诗曰:“别却招提下夕天,孤僧出送虎溪边。雪深洞里迷归径,昼永山中似隔年。残酒不忘河朔饮,扁舟更向剡江旋。何时可遂初衣赋,结就蒲团此问禅。”似与寺僧关系不错,有心向佛。

  戴一俊的宝贝女儿戴云也曾经历离别,她的《送弟集冈赴春闱》写道:“朔风吹雪透征衣,一别燕山两地违。此日莫愁人异雁,春来万里正高飞。”这番离别却是既有忧伤,也有期待。忧的是弟弟马上要奔赴前线了,生死难卜;但也期待志在四方的弟弟能就此振翅高飞,出人头地。复杂的心思,被诗句照耀得有些融化了。

  元至正二年(1342年)进士、惠安人卢琦,著有《圭峰集》等。他的《依韵答欧士中》诗云:“客舍凄凉生绿芜,经年只傍野人居。樽空每买邻家酒,巷僻应回长者车。白鸟梦残枫树冷,黄花香老竹篱疏。相逢且莫谈离别,一别如今十载余。”一别十余载的老友登门拜访,不说别的,先喝一碗酒才是正理。

  荐举博学鸿词的晋江人陈一策,却是风尘仆仆地外出寻访朋友。其《访友》曰:“草堂新筑傍苔矶,城郭风尘到此稀。背闪夕阳双鸟没,屐黏晴雪一僧归。石桥水色虚摇槛,板屋梅花乱扑扉。今日似游人境外,与君相对欲忘机。”

  陈棨仁用诗赋描写的出征场面十分惊心动魄,他的《从军行》:“戚戚别亲旧,悠悠离乡城。腰剑沃寒雪,浮云从此征。丈夫感忠义,闻命不留行。何能效儿女,牵袂啼咿嘤。但使藉尺寸,庶几立修名。辛苦在战场,万死出一生。主将嫖姚贵,那解当恤兵。有爵将军受,有赐将军争。将军好博局,庐雉四边声。将军好饮酎,醇渌罗春觥。十年孤城下,贼势任纵横。临冲不用轮,攻车不见輣。将军自持重,师老粻不盈。一宵遭反噬,垒壁难支撑。各自逃性命,谁复问旗旌?血与草木碧,肉与鸟鸢耕。可怜万骨枯,一将功不成。”“嫖姚”在古文里指守边立功的武将。时逢清末乱世,手握重兵的将军只想着要争功夺利,根本不顾手下士兵的死活。这就是血淋淋的现实。

  黄克晦有诗吟诵石狮宝盖山

  说到底,一切诗歌都是为了抒怀而作。丘葵《钓矶诗集》中的《离相院》:“一夕僧留宿,翛然万虑空。草分仙掌绿,花发御袍红。白鸟松梢雪,玄谈尘尾风。因悲人世上,终日业尘中。”千年古刹离相院位于现今泉港区山腰街道的繁华闹市之中。该寺肇建于唐天祐六年(909年),初名“荐福”;北宋治平年间(1064—1067年),改额“离相”。古时的离相院,重林茂树,寺中原有书院。丘葵曾多次造访该寺,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这首《离相院》主要还是传递诗人想要远离尘世喧嚣的一种情怀。

  李光地读书处成云精舍今为成云洞书院

  李光地,字晋卿,号厚庵,又号榕村,安溪人。清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累官至文渊阁大学士,著有《榕村集》等。他的《题成云精舍》曰:“新筑书轩壁未干,马蹄催我上长安。少年只道为官好,老到方知出路难。千里关山千里恨,一番风雨一番寒。何如静坐茅斋里,细把苍松翠竹看。”成云精舍是李光地年少时的读书处,在年老告假返乡后重回成云精舍,一切仿佛回到起点,故而发出“何如静坐茅斋里,细把苍松翠竹看”的感慨。

  赵时焕,字文晦,泉州人。宋宗室广陵王赵得雍九世孙。他在九日山上勒石留下《题秦君亭》:“频年因送客,携酒访山灵。归去成何事?重来愧此亭。天宽野水白,松润石崔青。倚杖思今古,寒鸥落远汀。”唐代诗人秦系曾寓居九日山,其所住的山峰后来被称为高士峰,其喝酒吟诗之亭称秦君亭。赵时焕从怀念诗人秦系,一直想到眼前事,最后一句“寒鸥落远汀”道出一番孤独之意。福州人陈炎子,特地在南宋理宗淳祐十二年(1252年)和了赵时焕这首诗,其《奉和<题秦君亭>韵》:“隐君在何许?把酒唤英灵。已矣成千古,悠然见一亭。雨淋碑自墨,岁老柏长青。大笑下山去,潮平月满汀。”另有一股傲气在诗中。

  明代杰出史学家、文学家何乔远的《谪居日久,生计较疏,今冬寒冻异常,荐蓐不具,贱躯多病,益难料理,右臂痛楚特甚。晓来伏枕口占是诗,陶渊明所谓‘今我不述,后何闻哉’》一诗,讲述自己困苦贫寒的生活:“古时谪籍人,投迹于一方。虽云置闭散,尚可资衣粮……今岁东南天,寒严倍往常。荐蓐既稀疏,夜眠比冰霜……而我困穷人,备类秋余螀。冷复生幽并,久矣冻与僵。作诗叙悲怀,旷焉歌未央。”这样一位名人,在寒冬来临时连御寒的被褥都没有,而且浑身多病,以至于昼夜难寐,这大概就是古之寒士的真实写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