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厦门约巴,无需手握方向盘,也无需脚踩刹车。记者雷妤摄

  厦门网讯 (海西晨报记者 雷妤 蔡樱柳 黄伊娜 李梓莹)在BRT上,驾驶员不用踩刹车,公交车就会精准停靠站;去医院看病,个人智能健康档案,帮助医生提供精准的治疗方案……随着科技发展,各行各业都发生着变化,城市基建已推陈出新,改变着市民的生活。

  公交车自动精准靠站

  无需手握方向盘,也无需脚踩刹车,在软件园三期内,一辆“厦门约巴”正在平稳行驶。抵达站点,公交车会自动靠站,遇到来往车流、行人,它还能主动避让。

  早在两年前,智能驾驶技术就已在BRT上初步实现。厦门响应国家“新基建”目标,打造全国首个城市级车路协同应用标杆城市。2018年,BRT上已开展智能网联车路协同系统,即实现部分自动驾驶,每辆车仍配备驾驶员,车辆行驶过程中,需手扶方向盘。

  通俗说来,BRT实现的是车与车、车与路、车与站台等之间形成一个物联网系统,即车路协同系统。比如,当与前车距离很近时,两车就会启动防撞系统;在遇到交通路口有行人和车辆时,它会提前预判预警。目前,BRT集美段嘉庚体育馆站至中科院站已部署车路协同系统。今年年初,快1线、快2线50辆纯电动车建设了5G车载终端,实现厘米级精度定位。

  智慧医疗让就医更舒心

  疫情防控期间,厦门市卫健委上线了新冠肺炎监测溯源系统,用大数据助力抗疫,通过扩大数据采集、打通数据通道,精准滚动摸排,助力实现“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为最大限度减少交叉感染,市卫健委还建设千名医生“在线问诊系统”,让居民在家即可在线咨询,线上续方可快递到家,真正实现“零接触”就诊。

  智慧医疗还体现在智能健康档案上,通过智能健康档案实现对个人健康档案数据和健康监测数据的管理,形成完整的以居民为主索引的个人智能健康档案,帮助医生提供更精准的治疗方案,提高医疗诊断效率。

  下一步,市卫健委将建立“互联网+公共卫生”应用,升级免疫规划、血液管理、精神卫生等系统,通过信息化实现智能化、全覆盖的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此外,随着5G新基建的进一步深入,厦门还考虑在5G建设上进行探索和研究,将在视频会诊、手术直播等方面实现一定的突破。

  推进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

  早在2015年,厦门就在全省率先建设“智慧环保”平台,建成“智慧环保”总体架构体系。目前,该平台已搭载32个应用模块,涉及8个部门21个业务领域,47项业务数据,采集数据17亿条,共享数据量2.1亿条,生态环境数据共享应用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下一步,厦门市生态环境局将全力推进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在“智慧环保”的基础上,厦门市生态环境局编制完成了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实现生态环境服务“一网通办”。

  目前,厦门市生态环境大数据项目建设方案已向工信部门申报立项,项目建设计划分为三期,建设时间为2021年-2023年。

  远程实现码头操作作业

  去年,厦门远海码头在中国移动和华为的支持下,率先实现了5G信号全覆盖,并且落地以5G+AICDE作为核心能力的全球首个基于5G SA+MEC端到端切片独立专网,主导构建了智慧港口整体建设,实现了全场集卡调度、智能闸口与缓冲区协同系统、EIR无纸化、决策分析系统等项目的改造和创新。厦门远海自动化码头远程操作员利用远程实时回传的画面,通过远程控制系统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设备远控操作作业。

  目前,厦门远海码头已取得码头生产监控可视化、调度指挥智能化、全程业务协同化、客户服务网络化的5G智慧港口应用成果,正在陆续推行无人集卡运输、无人机巡检、智能理货等5G智慧港口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