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中篇小说评选每两年举行一次,至今已持续二十多年。本届评奖首次采用读者网络投票推选的办法,从中篇小说选刊2012—2013年度(包括增刊)刊载的全部中篇小说中推选出五十部作品入围专家评审环节,最终由专家推选出六部作品获得本届优秀中篇小说奖。
颁奖直播
中篇小说选刊

中篇小说选刊福建 福州

    载入中……
专家点评
评委方阵
入围作品
    载入中……
上届回顾
  • 2010-2011年度《中篇小说选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颁奖会

  • 获奖编辑陈蕾

  • 获奖编辑崔欣

  • 获奖编辑徐则臣

  • 获奖作家

  • 获奖作家陈继明

  • 获奖作家范小青

  • 获奖作家蒋韵

  • 获奖作家叶兆言

  • 获奖作家余一鸣

  • 评委毕飞宇宣读颁奖词

  • 评委陈福民宣读颁奖词

  • 这姿势……啧啧,赞!

  • 花絮:吃根冰棍好过夏

  • 花絮:合影留恋

  • 花絮:自己酿酒自己喝

2010-2011年度《中篇小说选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颁奖词
《行走的年代》蒋韵
《行走的年代》是一篇精神内涵非常丰厚的小说。蒋韵通过一个复沓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她对精神的祭奠。这个复沓的故事的确充满了隐秘性,但在隐秘性的背后呈现出来的却是一个残酷的现实:我们的肉体和精神难以完美无缺地行走到一起。蒋韵在这篇小说中一如既往地表现出她对生命存在的困惑。困惑于生命存在,始终是蒋韵小说的重要内容,而在这篇小说中她将诗歌精神与生命存在、生命意义放到一起去思考,给了我们更多的启发。追问诗人的本质,也许这就是蒋韵写作这篇小说的内在冲动,我们有理由给这种内在冲动予以褒奖。
《北京和尚》陈继明
《北京和尚》讲述了一个“和尚与妓女”的故事,这是一个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爱发挥想象的故事原型,可贵的是,陈继明能够以其强烈的现实性和时代感,将一个看似流俗的故事原型翻唱出新曲。《北京和尚》揭出了当下现实的种种问题。而现实的种种问题都与欲望无所遏制大有关系,甚至连寺庙这一佛教圣地也难以幸免。但陈继明丝毫没有半点亵渎神明的意思,相反作者期待从寺庙中寻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精神力量,小说强调了信仰的力量,如果一个人能点亮信仰的灯,他就不会在红尘滚滚的现实中迷失。
《玫瑰的岁月》叶兆言
玫瑰一般的岁月终会凋零,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但能在凋零后的岁月中重现玫瑰的色彩,却需要阅尽沧桑的耐性与平常心。在这篇小说中,由书法而性格,由性格而人性,曲径通幽,层层递进,轩轾高下,臧否从容,黄效愚与藏丽花奇峰突起的夫妻关系及其不可思议的诡异命运,隐藏着人生无数的平淡秘密。一如既往的平淡,一如既往的“琐碎”,所有这些,都被作者叙述得丰盈蕴藉,行云流水。在很多时候,“平中见奇”可能只是一个无意义的平庸的形容,但在叶兆言这里,他用自己的小说捍卫和恢复了这个说法的真实性与无上光荣。
《不二》余一鸣
《不二》充分体现了余一鸣面对中国当下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某种程度上说,《不二》实现了中国当代作家和中国当代生活的有效对接,这对接是稀有的,艰难的和宝贵的。基于此,《不二》洋溢着动人的现实情怀,它元气充沛,血运旺盛,形象饱满,结构自立。余一鸣是一位迟到的写作者,然而,《不二》展示了这位迟到者大器晚成的迹象。余一鸣的厚实、宽广和才情值得期待。
《嫁入豪门》范小青
《嫁入豪门》描摹了身份阶层差异所导致的品位格调乃至价值观的差异。但范小青并未在此停留,她虚晃一枪后迅速将小说的命意指向了有关茶几“真假之辨”背后的全部纠结与荒诞,并将那些永恒的迷惘、困惑以及喜剧感陈述给这个时代。在这个意义上,《嫁入豪门》作为一部有意味的作品,就是一次顿悟与发现的旅程。
《黄鸡白酒》迟子建
迟子建的《黄鸡白酒》是一篇温润静谧的小说。一次鼠疫,使春婆婆失去了丈夫、公婆和女儿。这次鼠疫的流行,源于当年日本战败后放出的那批带菌的老鼠。春婆婆孤独地生活几十年,但她如新婚般地爱着逝去的丈夫马奔,她把马奔的生日当成自己的生日;马奔曾说当年把她送的鞋样子埋在了这条街的中段,她每次都要到那儿都要俯下身来,抚摸冰凉的铺路石头,直到把石头也摸暖了。春婆婆一直留着结婚时丈夫马奔亲手打的五屉柜,里面放着他的铜烟袋锅。她想马奔时,常常拿出烟袋锅放到嘴上。这是一个活了九十多岁依然心存感念的普通妇女。小说以极端化的方式书写了对命运、爱情和人心的思考。

本刊理事单位